索引号: | 3070211020000033000000/2024083000000595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4-08-29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县政府办公室文件 |
关于印发贵德县2024年农村牧区厕所革命实施方案的通知
贵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贵德县2024年农村牧区厕所革命实施方案的通知
贵政办〔2024〕60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
《贵德县2024年农村牧区厕所革命实施方案》已经县第十八届人民政府第44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贵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8月28日
贵德县2024年农村牧区厕所革命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切实整治提升全县农村人居环境,促进民生事业发展,根据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关于印发青海省2024年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的通知》(青农乡建〔2024〕14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有序推进、整体提升、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工作思路,推动农村牧区厕所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引导农牧民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断提升农牧民群众生活品质,增强农牧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群众主体。把农牧民认可、农牧民参与、农牧民满意作为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根本要求,贯穿于改厕工作始终。重点定标准、抓示范,通过资金奖补引导农牧民自主选模式、搞建设,不搞大包大揽、强迫命令。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立足我县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牧区基础条件,各乡镇分类确定本地区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技术方式,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合理选择适宜的改厕技术模式,不搞“一刀切”,不得层层加码,杜绝“形象工程”。
建管并重,长效管用。坚持质量优先,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明确工作责任,细化阶段任务,科学稳步高质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厕所规划建设过程中,同步考虑管理维护问题,通过多种渠道推动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持续巩固提升农村牧区改厕成效。
三、工作目标
2024年农村牧区户厕改造,坚持群众自愿、因地制宜原则,选择适合农牧民群众生活习惯的厕所类型,原则上优先推行水厕改造,以先建后补方式组织实施。全县新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261座。其中,河西镇99座、拉西瓦镇80座、河东乡50座、河阴镇32座。按照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的原则,优先实施水冲式厕所,在确认无法通入管网以及偏远地区按实际考虑双坑交替式厕所,如资金未使用完,可结转到下年继续使用,新建厕所9月底前全面完成工程建设、验收等各项工作。同时,加快推进问题厕所整改,摸排出的问题厕所今年全部完成整改并销号,全县“问题厕所”由各乡镇自行整改,边摸排边整改,最终按照实际整改数量可用2022年及2023年度“问题厕所”整改结余资金进行支付,确保各乡镇辖区内“问题厕所”摸排到位、整改到位,不漏一户一厕。
四、补助标准
2024年农村户厕改造由农牧户按建设标准要求改造户厕,农村户厕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方式进行发放,建设完成并按程序验收合格后给予足额补助。2013年以来已经享受过财政支持改造的户厕不再享受补助。
(一)补助范围
1.直通上下水管网的水厕:已通污水主管网,但尚未接入管网的改厕户,将改造后的厕所接入污水管网,且能正常使用。
2.分户处理的水厕:因地理等原因导致无法接入主管网,但有水厕需求的农牧户,采取分户处理方式,化粪池一律使用预制或现浇混凝土技术(不得使用砖砌化粪池工艺),生活污水和粪污可一体化处理。
3.双坑交替式旱厕:应按技术标准修建为砖混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旱厕。
(二)补助标准
1.水厕补助标准:最高补助总额不超过4200元。瓷砖、地砖、照明等材料设备均不在补助范围内。
2.双坑交替式旱厕补助标准:最高补助总额不超过3800元。瓷砖、地砖、照明等材料设备均不在补助范围内。
(三)问题厕所整改补助标准
问题厕所整改补助标准按实际整改建设成本据实给予补助,已失去整改价值,需重新改造提升的户厕按新建标准给予补助,水厕最高补助总额不超过4200元,旱厕最高补助总额不超过3800元。
五、组织管理
为加强农村“厕所革命”户厕建设的组织领导,确保农村户厕建设项目有序开展,成立贵德县农村牧区“厕所革命”工作专班(附件1),负责全县户厕建设的协调、调度、推进工作。
六、工作任务
精准掌握农户改厕需求,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积极推广简单实用、成本适中、群众接受的改厕模式、技术和产品,严把农村改厕质量关口,完善农村户厕建设管护运行长效机制。
(一)确定改厕对象。在广泛宣传引导的基础上,由符合改厕条件的农牧户自行申请,填写《2024年青海省农村户厕改造申请审核验收表》(附件2),确定改厕模式和建设内容,报村“两委”初审并公示、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和县农牧部门审定。
(二)选择改厕模式。尊重群众改厕意愿,县农牧部门和乡镇做好技术指导,结合各乡镇实际,帮助农牧户选择适宜的模式。对无法接入主管网,且农牧户改造水厕意愿较强的村社,建议选择分户或联户处理模式的水厕。
(三)精心组织实施。县农牧部门开展技术培训指导,改厕前做好相关人员技术培训,让群众了解掌握改厕模式、标准、技术规范。由乡镇具体组织实施,鼓励群众自建,改造后的厕所要达到卫生厕所标准。如群众无力自建,可由乡镇一级协助实施,并鼓励农牧民投工投劳,广泛组织带动农牧区群众务工,增加农牧民收入。
(四)组织项目验收。改厕项目完工后,村社按照农村户厕改造技术规范等相关要求逐户进行竣工验收,参与验收的人员要严格签字程序。乡镇对各村社的验收结果开展全覆盖审核。县级按不低于50%比例抽查验收。
(五)补助资金拨付。补助资金由县农牧部门按照实际分配至各乡镇人民政府。各乡镇可对已确定的改厕户按程序预拨30%前期补助资金。项目完工并通过验收后,剩余补助资金于11月中旬拨付到位。如遇特殊情况资金未使用完,可结转到下年继续使用。项目所在乡镇人民政府需将发放补助依据、补助花名册及相关验收材料提交县农牧部门及时整理存档。
(六)严格档案管理。农村户厕改造严格落实“一厕一档”要求,逐户建立纸质档案和台账,并由县农牧部门负责实施台账式管理。纸质档案包括:申请审核审批表、培训证明、公示材料、改造前后照片、资金拨付凭证等内容。村级要将已改造的农村厕所及时录入到“青海省农村厕所革命信息管理系统”,县农牧部门做好核实工作。
(七)完善建设管护长效机制。坚持建管并重的原则,探索建立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和基础设施管护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引导群众培养勤出粪、勤覆盖、勤打扫、勤消杀的良好卫生习惯。积极推动农村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行高温堆肥和有机肥生产等就近就地还田利用,杜绝随意倾倒粪污,解决好粪污排放和利用问题。
七、资金安排
该项目总投资110.62万元。其中,新改建卫生厕所261座,补助资金109.62万元;培训资金1万元。
八、完成时限
第一阶段:户厕新改建计划调查、改厕方案编制、宣传培训(2024年8月)
1.摸底调查。各乡镇要对辖区厕所未达到卫生户厕标准且有新改建意愿的农户进行登记,纳入2024年度卫生户厕新改建计划。
2.宣传培训。县农牧和科技局组织各乡镇以及相关村级人员进行培训并负责全县农村卫生厕所新改建工作业务指导。各乡镇组织村两委及村民代表召开宣传动员培训会,积极宣传改厕工作相关知识,提高群众改厕积极性,充分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确保改厕工作保质保量完成。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24年8月—9月)
各乡镇要及时启动卫生厕所新改建工作,督促指导村委、改厕农户严格按照本方案明确的改厕标准,推进卫生厕所施工建设、质量监管各项工作,确保2024年9月30日前完成全部新改建任务。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2024年10月底前)
1.验收标准。按照本《实施方案》改厕标准和模式要求执行。
2.验收程序。一是自查验收。各乡镇在计划任务完成后,由所在乡镇分管负责人、业务干事、驻村书记、包村干部和村“两委”班子成员等组成自查验收组,验收人员不少于5名,按照验收标准,逐村逐户逐项开展实地查验,自查验收覆盖率必须达到100%,并建立对应档案资料及乡村两级公示工作。实地查验工作结束后,各乡镇形成书面自查验收报告,经各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审签后报县农牧部门。自查验收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年度任务责任落实情况、工作开展情况、自查验收情况(含结果)。二是县级验收。在各乡镇自查验收100%确认合格的基础上,由工作专班办公室组织开展县级50%比例抽查验收,根据查验结果填写户厕验收表,由现场验收人员签字确认,对查验不合格的,由验收小组通知各相关乡镇进行整改,待整改完成后由各乡镇组织再次验收。确保新改建无害化厕所合格率达到95%以上,群众满意度达到95%以上。
九、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要树牢“小厕所、大民生”的工作理念,提高思想认识,强化主体责任,围绕目标任务,对照改厕工作管理要求,成立相应的工作专班和专业技术指导小组,负责改厕管理、检查、技术指导和总结报告等相关工作,加快推进年度农村卫生厕所建设进度,各乡镇于每周五前将本乡镇农村户厕建设进展情况报送至县农牧部门汇总,县农牧部门于每周一梳理汇总全县进展情况,经县农村“厕所革命”工作专班副组长审签后报省州相关部门。
(二)凝聚部门合力。各乡镇、各部门要主动作为、密切配合,结合和美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工作,强化资金统筹,加快淘汰传统户厕,大力推进旱厕改水厕工程,推广新型旱厕;鼓励和引导农户户用厕所退街、进院、入室,消除简陋旱厕,引导农户新建无害化卫生厕所。
(三)强化监督管理。加强过程管理,分别建立验收档案资料,确保高质量完成改厕目标任务。同时,县农牧部门牵头抓好全县摸底调查、宣传发动、组织实施、竣工验收、运行管护等全过程管理,确保改厕数据真实、准确,杜绝“数字改厕”,对工作进度迟缓、改厕质量把控不严的乡镇要及时通报,限期改正;适时召开改厕现场工作会,总结交流经验,加快工作进度,提升改厕水平。
(四)严把厕所质量。由县农牧和科技局牵头,贵德县农村牧区厕所革命工作专班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负责对全县农村改厕工作推进和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技术指导和改厕质量评估,对未达到要求的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进行通报。各乡镇按照本实施方案要求,具体负责本辖区内厕所新改建目标任务及厕所质量监管,安排专人负责改厕工作管理与技术监督,做到新改建户厕清单与实际修建情况相符,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改厕任务。
附件:1.贵德县农村牧区“厕所革命”工作专班
2.2024年青海省农村户厕改造申请审核验收表
3.青海省2024年农村厕所革命资金分配表
4.双坑交替式厕所新建技术要点
5.完整上下水卫生厕所新建技术要点
6.多级沉降一体处理式水厕技术要点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