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070211020000033000000/2025030300000082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5-03-03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2024 |
贵德县综合行政执法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机构改革以来,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贵德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执行县委县政府机构改革的决定和决策部署,重点聚焦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这一任务要求,秉持执法为民这一服务理念,突出构建简约高效执法体系、统筹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等三大成效,树立问题、目标、结果三种导向,依法行政、依法履职、秉公执法,全力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提质增效,为建设黄河上游示范县、样板县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科学整合厘清层级,构建简约高效执法体系。按照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要求,强化部门职能配置,统筹协调全县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一是精简整合县级执法队伍。整合城市管理、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文化市场、劳动监察、应急管理等7支专业执法队伍,成立综合行政执法局,创新人员管理模式,从职责定位、执法主体和队伍建设三个层面积极探索“局队合一”执法新体制,实现部门内“一支队伍管执法”工作格局。二是实现“乡镇吹哨、部门报到”执法工作机制。按照机构改革要求,初步构建执法力量下沉基层基础框架,将7个乡镇划分3大片区,即,河阴片区,拉西瓦、河西、新街片区,河东、尕让、常牧片区,明确县乡两级综合行政执法主要负责人、片区执法队员及执法联络员,采取“乡镇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模式,落实基层综合执法任务,消除乡镇执法盲区,确保综合执法“一竿子插到底”。截至目前,召开综合行政执法与各乡镇联席会议2次。
(二)明确权责加强协作,推进综合执法主责主业。围绕机构改革争议焦点,进一步明确行业监管部门与综合行政执法部门权责界限,实现改革期间“工作不断、思想不乱、秩序不乱”。一是精准梳理综合执法事项。以“高频率、高综合、高需求”为导向,梳理包括城市管理、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文化市场、劳动监察、应急管理7大领域428项相对集中行使的行政处罚及其相关的行政强制权、行政检查目录清单,进一步厘清了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与各业务主管部门之间职权关系。二是有效建立协同高效配合机制。起草制定了《贵德县综合行政执法协调联动机制》《贵德县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县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协作配合工作机制意见》等3项执法协调机制,建立健全了联席会议、信息共享、保障监督等制度,确保了执法工作的协同性、连续性和稳定性。三是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聚焦影响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交通安全、工资纠纷等突出问题,集中开展渣土运输及非法营运、流动商贩和根治欠薪集中整治三大行动,切实提升群众对行政执法的满意度。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出动执法人员431人次、执法车辆143辆次;规范治理流动商贩1280起、治理店外经营780起,清理违规占道经营900余处;检查营运车辆370辆、渣土车24辆;检查用人单位24家216人,受理欠薪投诉举报案26起,为69名农民工追讨工资56.45万元。四是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采取“边执法边普法”、集中法治宣传等形式,发放法律法规宣传资料、解答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和广大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为依法行政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截至目前,开展集中法治宣传活动8场次。五是有序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改革以来,联合公安、市场监管、交通、住建、文体旅游、应急管理、农牧等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检查执法8次,常规巡查执法检查577次;受理行政执法领域问题线索162件,经核查立案查处27件,给予行政处罚17.62万元,移送其他相关部门处理6件,对轻微问题现场予以纠正整改129件。
(三)健全机制强化监督,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围绕执法有章程、操作有模板、结果有量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统一执法制度标准。统一标识、流程等各类执法要素,将原7个执法队伍7种执法文书统一格式模版。同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制定《日常巡查检查登记》《行政违法行为问题线索移交流程》《问题线索受理处置登记本》等6项业务台账,不断完善综合执法内控机制。二是加强队伍能力建设。严格执行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同时围绕“一专多能”岗位要求,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参加省州县开展的多元执法培训,切实提升执法人员法律素养和执法实务操作水平。截至目前,具备执法资格人员34人,执法证持证比例81%,参加行政执法培训30余人次。三是强化内外监督合力。内部突出抓好法制审核队伍建设,设立法制审核室,建立法制审核工作流程;外部借力法律顾问、执法案卷评查等,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案卷整理标准,切实提高行政执法案件办理质量。截至目前,聘请法律顾问1家,建立法制审核队伍3人,省州县级案卷评查72件,案件合格率100%。
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从当前各项工作运行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综合执法改革的思想认识不足。执法人员专业素养参差不齐,执法人员结构老龄化,缺乏系统的法律知识和专业技能,习惯于原执法惯性模式,对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改革后的执法模式缺乏新的认识和思考,服务意识淡薄,重管理轻服务,过于注重短期执法任务的完成,忽视了执法队伍的长远建设和执法效能的持续提升。二是权责分工不明。配合按照省州县机构改革相关文件及三定方案要求,改革后行业部门履行各自领域日常监管职责,综合执法部门履行行政执法职责,但在委托执法期间,行业部门监管职责相对弱化,致使综合行政执法在行使行政执法职责的同时肩负部分行业监管职责,工作推进存在一定压力。三是执法信息共享不畅。各行业部门、乡镇与综合行政执法的信息因各自的信息平台、运行模式不同,相互间信息共享存在滞后和不畅的问题,各执法环节之间的信息传递主要依赖人工或传统的文件流转方式,导致信息传输不及时、不准确,执法的时效性不够亟待提高。
下一步,我局将坚持问题导向,狠抓工作落实,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创优执法模式提效能,助推改革任务持续深化。积极稳妥推进执法力量下沉,采取“派驻+辐射”“1+X”片区监管模式,稳妥推进3个执法组执法队伍派驻工作,不断深化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建设;推进“互联网+执法”模式,依托县数据局数字贵德项目建设平台,建设综合执法智慧办案一体化平台,实现数据分析、指挥调度、执法办案等执法监管自由化、智能化、智慧化。二是创优执法服务惠民生,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整合关联执法检查事项,梳理建立7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检查清单,全面推行全方位、各领域“一张清单、一次上门”联合执法工作模式做到检查成本最低化、市场干扰最小化、执法效能最大化;开展执法领域专项整治,聚焦乱象难点开展专项整治,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运动式执法、“一刀切”执法、简单粗暴执法等不作为乱作为问题。三是创优执法力量夯基石,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不断提升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严格执行执法人员行为规范和纪律要求,建立健全执法人员考核评价机制,持续规范执法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规范适用法律,合理运用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广泛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告诫、指导约谈等柔性执法方式,达到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等相统一。
贵德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4年12月30日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