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070211020000033000000/2024031900000137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4-03-15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2023 |
贵德县教育局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3年,贵德县教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工作部署,扎实推进县委、县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深入推进教育领域法治建设,努力提升教育治理服务水平,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教育系统法治建设。推进法治建设是建设法治机关的核心内容,也是政府部门权力运行的基本准则。我局历来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始终把推进法治建设作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构。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教育局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推进和落实具体工作,有效保障了依法行政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加强统筹规划与工作部署。我局深入贯彻落实省、州有关工作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将教育法治建设作为推进和保障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列入全年工作目标予以统筹推进,把工作目标和责任逐一落实到各科室,贯穿于日常工作的始终。三是加强法治宣传。我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资格条例》、《教育督导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等法律法规,利用各种文件、会议、工作部署等形式和渠道,广泛深入进行宣传,为推进我市教育系统依法行政、依法治校、依法治教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二)多措并举,促进法治能力建设提升。一是严格落实了领导班子学法制度。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学法制度,通过中心组学法专题会、领导干部法律讲座制度及自学等形式,及时组织局领导干部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法律法规进行认真学习,切实做到了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懂法用法守法,促进了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的全面提升。二是规范了行政权力阳光运行。我局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增强服务意识为着力点,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全面清理,优化办事流程,做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腿跑。全面改造规范审批流程,对审批事项的审批要件、审批流程等信息全部录入审批系统。对各审批事项的名称、设定依据、承办机构、责任岗位、办理条件、办理程序、办理时限、申请材料目录、许可文书等事项逐项进行了规范并全部予以公开和一次性告知。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行政审批后续监管事项,制定了市场主体行政审批后续监管清单,切实解决有审批无监管等难题,确立了权责统一的治理新机制。三是提高了行政决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教育局党组会议、局长办公会议等民主决策机制和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凡涉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事项,较大数额的资金安排、重要人事安排及重点工作等决策,都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制、会议决定”的原则,认真执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涉及招生、教育规划布局等重大事项的决策,坚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部门决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书面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组织专家论证等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各方的意见建议,确保了重大行政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合法性。四是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我局主要领导深入学习领会《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文件精神,将法治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带头学习宪法法律,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充分发挥党组在推进本部门法治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定期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加强对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领导,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年终述职报告必须包含学法守法用法情况等述法内容的要求。五是持之以恒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健全抓早抓小工作机制,全年组织局机关及直属学校(单位)开展党内谈话共2人次,其中提醒谈话20人;召开全县教育系统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学习会议,举行党风廉政建设专题辅导,组织观看教育警示片,组织局机关及直属学校(单位)开展党内谈话共26人次,切实增强党员干部职工的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开展招生入学纪律执行情况专项检查整治,通报招生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约谈部分局领导班子成员以及直属学校“一把手”,共排查问题隐患6类92项,教育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优化。
(三)加强领导干部法治教育培训。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法治专题学习,不断提高干部队伍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利用晨会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培训,每星期集中学习,2023年共开展了12期。组织年度学法考试,实现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法参与率100%,优秀率100%。全年组织执法人员参加培训和考试10人次。
(四)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以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为依据,梳理完善全市教育系统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行政处罚和行政检查事项清单。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办事流程,精简办事申请材料,全面梳理需提交证明材料,对无法律、法规明确要求或可通过电子证照内部共享的一律取消提交证明材料。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州关于开展政务公开工作的有关精神,紧密结合全县教育系统的实际情况,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客观需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以业务工作为载体,不断跟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各项措施,完善公开形式,扩大公开内容,努力克服工作薄弱环节,扎实推进信息公开工作,具体做到了“五公开”:教育部门的职责、权限公开;教育部门的政策规定公开;教育部门的办事程序公开;教育部门的办事结果公开;教育部门的监督电话公开及责任追究公开。
(五)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大力提升教育治理能力。一是强化督导问责。加强对各中小学、幼儿园履行教育职责的监督,推动教育督导“长牙齿”,开展校园疫情防控、“五项管理”、防范学生溺水、校园食品安全和传染病防治等专项督导。二是完善依法治校制度建设。以依法治校制度建设为核心,探索建立现代学校治理体系。目前,我县中小学校实现了“一校一章程”“一校一法律顾问”“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巩固“依法治校达标学校”全覆盖工作成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2023年,贵德县教育局被评为“青海省普法守法先进集体”。三是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的法治教育培训。增强教职工法治观念,树立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意识,把法治培训列为校长、入职培训和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组织中小学法治教育骨干教师参加“中小学法治教育名师培育工程”专题培训和全省中小学法治教育专任教师在线轮训。2023年,已完成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全员轮训工作,共有300多人参加。五是全面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完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监管制度体系。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出台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标准;加强预收费监管,制定《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管理办法(试行)》;全面推进校外培训机构“营转非”。印发《贵德县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隐形变异等培训行为,检查校外培训机构7家次,出动工作人员63人次。
(六)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主动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铲除矛盾生长土壤。我局坚持主动、依法、全面公开原则,不断拓展信息公开的范围、健全公开形式、畅通公开渠道,以“贵德县教育信息平台”为主要信息公开平台,为群众提供及时高效的教育信息资源。加强平台建设,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促进依法行政, 2023年推出招生咨询服务平台,招生政策、学校招生简章、咨询电话、招生热点问答、公告提醒等于一体大大方便了群众获取信息,在招生入学期间群众投诉及咨询量同比下降了74%。同时,依法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严格按照法定时限答复,加强答复内容的审查,告知法律救济渠道,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全年处理依申请公开件18宗。二是做好信访工作,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完善信访工作链条,规范化信访业务,改进信访服务质量。所有信访事项实行分类登记,依法分类处理。开展信访隐患排查工作。落实信访隐患周排查制度,及时排查隐患,掌握信访隐患动态,制定应急预案,做实稳控工作。畅通诉求表达渠道。除常规信访外,在本局网站主页公布“双减”投诉热线、校园欺凌热线等群众关注度高的热线电话,认真办理12345政府服务热线来信,积极回应群众关心热点难点问题,努力把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是做好复议、诉讼应诉工作,将矛盾妥善处理。落实行政负责人按规定出庭应诉、答辩的要求,配合法院审判,严格依法履行生效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把已出现的矛盾妥善处理,避免矛盾激化。
(七)多形式开展青少年普法教育,推进校园法治工作。
一是积极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课堂。开齐开足相关课程,中小学思政课每周不少于2节。加强相关教研工作,开展专题讲座、教学研讨、听课评课、教学比赛、优课等活动。完善相关教学评价,将统编教材中有关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内容纳入初中、高中期末自查考试命题范围,以此作为监测教学教育实效的重要依据。
二是大力开展校园普法教育。通过法治教育主题班会、学法知识比赛、法治宣传教育周、校园法治广播、模拟法庭、法治手抄报、法治讲座、法治演讲比赛、邀请法治副校长、政法干部到学校讲课等形式,开展学法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推进中小学法治教育的常态化、课堂化。与司法局联合推进“校园法治”建设,设立专门的校园法治文化场所,进一步深化校园法治氛围。依托设在贵德县中小学德育基地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模拟法庭”,对全县中小学生集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三、存在问题
(一)法治制度不够完善。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较少,而且年代久远,一些法律、法规的逻辑结构不严密,条文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在行政管理工作中偶有出现无法可依。
(二)行政执法不够规范。我局大部分是非法律专业人员,整体执法水平较低,在实际行政执法过程中还不够规范。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深入推进教育“放管服”改革。深化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推进教育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备案环节,优化工作流程。完善学校办学管理体制。深入推进学校负面清单管理,充分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减少对学校办学行为的行政干预,大幅减少各级各类学校考核、检查和评比。
(二)全面提升教育系统依法治理能力。 加强教育执法能力建设。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执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建立行政执法案卷归档、评查制度。细化教育行政执法行为的自由裁量权。建立综合执法、联合执法机制,“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模式常态化。加快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进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完善学校依法决策,建立学校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完善学校法人治理结构。持续推进“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完善学校干部选人机制。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会、家委会等组织。加强学校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学校法律顾问建设,建立各级各类学校法律服务和支持系统,提高学校师生法律素质。深入开展“法治教育宣传月”活动,加强学校法治教育教师、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等内部普法力量。
(三)健全教育行政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推动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加强对学校建设项目和各项补助资金的监督。健全教育经费审计、监察制度,严格落实教育系统内控制度。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指导、监督各级各类学校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