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2-02-28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2021 |
贵德县财政局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2021年,县财政局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不断强化法治财政建设,全面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加强组织领导,笃学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建立健全依法行政工作领导机制,及时调整县财政局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以局党组书记为组长、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安排专人具体负责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局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县委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加强法治队伍建设,依托干部网络学院、学习强国、法宣在线等学法治课程建设,落实干部职工“学法用法”,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法律知识学习和法律知识考试,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强、作风硬、业务精的财政法治工作队伍。
(二)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精心组织法治宣传活动。严格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积极开展宪法宣传、“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法治宣传活动、青海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学习宣传、财政政策宣传等活动,组织观看习近平法治思想直播,同时加强法治队伍建设,深化《宪法》《民法典》《行政处罚法》《安全生产法》《青海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条例》《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国共产党章程》等相关法律和党内法规的学习宣传教育,进一步弘扬了财政法治理念,提高了群众财经法治意识,增强了干部“依宪治国”“依法理财”的观念。
二、强化内外监督,深化政务公开。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完善内控制度,强化对财政执法行为的监督。重视政务公开,将财政工作置于“阳光”之下,认真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强预决算信息、预算绩效、政府购买服务及民生保障等重点信息公开,进一步提升信息公开质量和规范化水平。
三、推进财政事业发展,全面深化财政改革
(一)深入推进预算管理改革。建立健全定位清晰、分工明确的政府预算体系、统筹规划编制中期项目库,对重点项目和部门需求提早规划,政府收入和支出全部纳入预算管理,设立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推进预算跨年度平衡,增强了财政发展的可持续性。规范国库集中支付运行,各预算单位用款及时、准确,保障支付中心网上支付安全有效。认真落实了省和州县两级收入划分改革,扎实稳步推进全省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工作。
(二)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截止9月底完成全省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会审上报工作;积极盘活闲置国有资产,对全县闲置状态的扶贫易地搬迁、拆迁安置等剩余用房81套进行公开处置,盘活资产上缴国库。
(三)不断拓宽政府采购范围。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严格按照政府采购法相关规定,按照“应采尽采”原则,将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的项目全部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全面推行网上直采“政采云”平台。
四、着力加强财政监督管理,落实依法行政
(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突出财政监管力度。根据省、州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2021年财政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对省州重点专项资金、“一卡通”管理跟踪落实、扶贫等重点民生领域专项资金检查等13项内容进行跟踪监督和专项核查。强化了财政资金领域信用惩戒, 有效落实了监督结果及运用, 不断提升财政及预算单位依法理财水平。
(二)加强预算管理综合绩效评价工作。严格按照“事前有目标,事中有监控,事后有评价,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将年初79个预算单位(含二级预算单位),预算项目纳入支出绩效目标管理,覆盖面达100%。
(三)加强财政资金动态监控。加强直达资金管理,准确把握直达资金监管要求,扎实做好直达资金下达、支付及日常监管。并以财政直达资金和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平台为支撑,对各级各类财政资金进行全流程动态监管。同时按月公开公示各类财政资金支出进度,督促各预算单位加快项目支出,提高年度预算执行率。
五、提高依法防控疫情能力。全面落实疫情防控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上级疫情防控金,并全力保障县级配套资金。有利保障疫情医疗物资储备,及时兑现拨付防疫防控相关补贴资金。
六、健全依法化解纠纷机制,推进平安建设。持续做好防范非法集资和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常态化。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和金融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活动,开展“七进”等宣传活动32场次,对县内5家银行进行信贷投入现场复核、4家保险机构、26家商超酒店、78家小微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对出现可能涉及非法集资的一些苗头性问题及时进行检查整改,防微杜渐,确保金融生态环境稳定,有效预防了非法集资和金融领域涉黑涉恶事件的发生。
七、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力度。存在部分执法人员对执法工作学习不够深入,执法业务不够熟练的问题,建议县级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题培训和讲座,加强对执法人员通用法律知识、专门法律知识、新法律法规、执法规范程序等学习培训力度,提高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
(二)财政法治宣传形式单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法治宣传形式有待于进一步创新和优化。
八、2022年工作思路
(一)加强法治机构力量配备。不断提升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水平,真正把法律宣传教育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摆在和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常抓不懈。
(二)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不断创新宣传方式,扩大法律宣传覆盖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切实增强公民依法维护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形成崇尚法律、信奉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良好社会氛围。行政执法人员在岗前需要进行严格的培训与教育,上岗后也要定期的对其进行教育与开发,保证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与专业性。
(三)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加大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力度,及时、准确、全面、具体地公开政府信息。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建立健全依法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受理、审查、答复等环节的工作程序,对依法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要在法定时限内予以答复。不予公开的要说明理由。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
(四)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对空白带,强化责任,各司其职,拒绝互相推诿,同时要做到权责一致。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避免出现重事后监督,轻事前和事中监督的现象。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