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19-01-24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统计信息 |
2018年贵德县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贵德县紧紧围绕“稳中求进、提质增效”工作总基调,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通过扎实抓好工业经济运行协调、重点企业帮扶和规模企业培育等工作,确保工业经济企稳向好,质效提升。
一、工业生产总体运行良好
2018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32.09亿元,同比增长55.8%,较上年同期提升50.3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完成工业总产值30.15亿元,同比增长70.8%;规模以下完成工业总产值1.94亿元,同比下降34.2%。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较去年同期提升24.5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6%;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7.2%。
二、工业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1、工业生产增速呈平稳增长态势。从今年工业生产增速看,虽然部分月份出现起伏,但总体呈现平稳上升的态势,工业增加值一季度增速8.5%,上半年增速28%,三季度增速32.4%,全年增速29%。
2、三大行业和产品产量均呈现“两升一降”趋势。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的三大行业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94%;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1%。全年完成发电量138.45亿度,同比增长72.18%;生产饲料1.25万吨,同比增长19.01%;生产商品混凝土8.19万立方米,同比下降8.29%。
3、重工业增速较高。2018年,全县规模以上重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6.17亿元,同比增长34.69%,高于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0.09个百分点,重工业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9.7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88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轻工业累计完成增加值0.06亿元,同比增长14.9%,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19.7个百分点。
4、国有企业增速提升。2018年,全县规模以上国有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16.12亿元,同比增长35.33%,高于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0.73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99.9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83个百分点。全县规模以上私人控股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0.11亿元,同比增长2.94%,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31.66个百分点。
5、经济运行质量全面提升。今年以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逐步深入,全县工业企业降本成效开始显现,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提高。2018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0.24亿元,同比增长29.88%;实现利税0.97亿元,同比增长8倍。其中:利润实现0.93亿元,同比增长10倍,税金实现0.04亿元,同比增长40.26%,税金的增长为财政收入的增长打下良好的基础(除拉西瓦电站)。
6、企业升规工作取得新突破。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贵德县统计局与县经济商务和信息科技化局多次研究,认真落实此项工作,并采取多项措施,确保升规企业工作顺利进行。经过县局的申报,州局的认真审核,年底申报成功2户新入规企业,并通过了国家的审批。
二、存在的问题
1、行业增长偏重单一。2018年虽然规上工业增幅平稳,但对电力的依赖性过强,电力行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99.91%,经济增长完全取决于电力行业。电与非电比重由上年的98.28:1.72变为99.32:0.68,非电比重下降了1.04个百分点。
2、工业产销率下降。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9.9%,同比下降0.16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产销率100%,同比持平;轻工业产销率91.9%,同比下降11.8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企业看,国有企业产销率为100%,同比持平;私人控股企业产销率为95.97%,同比下降5.71个百分点。
3、工业产业链条短,产品层次低。受地理环境、区位条件、产业基础、政策制度等方面的影响,我县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从而也就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目前我县工业产品大多依旧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资源循环利用水平不高,产业链条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以水力发电为主,农副食品加工业以饲料生产为主,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以商品混凝土生产为主。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低,企业转型升级面临较大困难。黄河畜兴、金桥两家企业受制于产品的增加值率低,从而造成对我县的工业增加值拉动作用不明显。
4、规上企业培育困难,工业增长缺乏新动力。由于我县的工业发展水平不高,工业企业规模小、产区散,规上企业难培育。多数企业都未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企业创新意识不强,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和科学的决策,生产经营中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高素质的科技型、经营型人才。在产品研发、生产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企业的内部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在申报规模企业工作中,大部分企业没有专业会计,无法做出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从而加大了申报难度。
三、几点建议
1、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使行业间均衡发展。电力行业是我县经济发展的基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经济发展,电力形势利好,一电独大的局势历时突显。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积极出台措施鼓励和支持非电企业快速发展,摆脱对电力行业的依赖,使工业处于均衡全面发展的态势。
2、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培育新的增长点。加快新建产业项目建设步伐,国土、环保、经信等相关部门合力协调解决企业在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促其及早建成投产,为我县工业经济注入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加快小微型企业的培育成长力度,切实落实省、州、县出台的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使企业做大做强。
3、加强运行监测力度,全力做好服务。一是定期掌握规上工业生产情况和进度,及时分析研究解决存在问题,切实做好监测预警。二是因企制宜、分类指导,全力为企业生产经营搞好帮扶和服务,重点要抓好优势企业增产和负增长企业的生产工作,主管部门要多措并举,搞好协调与服务,力争使全部规上工业企业走上正常发展轨道。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