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贵德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16-08-04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统计信息

贵德县2016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及全年经济走势判断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8-04 浏览次数: 【字体:

2016年,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GDP )9.8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下降7.0%。

一、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0.59亿元,同比增长3.2%,拉动GDP增长0.2个百分点。

农牧业生产开局良好。在全县按照优质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的要求,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切实加大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促进生产要素向特色产业和优势区域集中的思路下,农业生产开局良好,二季度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9731.8万元,同比增长5.6%,实现现价增加值6301.1万元,同比增长3.2%。

从种植业看,种植业结构新调整。初步统计,上半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8.41万亩,比上年同期减少0.54万亩,下降2.8%。燕麦、青饲料等其他作物因人工管理成本低,抗灾害能力强,市场需求大受到农牧民青睐,播种意向提升,播种面积4.35万亩,增长20.8%;经济效益较高的蔬菜类,播种面积2.06万亩,与上年持平;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55万亩,下降9.4%;油料作物播种面积3.11万亩,下降13.9%;药材播种面积0.33万亩,增长37.5%。

从畜牧业看,畜牧业生产平稳发展。上半年,全县牲畜存栏数达到44.92万头(只),同比增长0.74%;育活仔畜14.85万头(只),同比增长0.41%;总增率40.33%,同比增长0.05个百分点;商品率16.48%,同比增长0.05个百分点;出栏率20.03%,同比增长0.07个百分点。

发展建议:着眼于农牧产品的加工增值,按照建设全省重要的绿色产品生产基地的要求,大力发展农牧产品加工。在发展果酒、果醋、果铺、果汁和肉、奶、皮毛等农畜产品加工方面,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发展我县具有资源优势的加工业。

二、第二产业完成现价增加值7.55亿元,同比下降10.0%,影响GDP拉动8.3个百分点。

(1)工业生产不容乐观。截止六月底,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9.8亿元,同比下降13.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1亿元,同比下降12.1%;规模以下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0.72亿元,同比下降24.5%。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11.4%。

在工业生产中,水电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01亿元,同比下降12.76%,增加值增速同比下降11.07%。

主要工业品产量有增有减,1-6月累计发电42.16亿万度,同比下降12.12,配混合饲料2677吨,同比下降31.43%。

存在问题:一是,全县工业发电量由于全省用电量区域饱和的原因,售电受限,且售电电价随市场供需量有所调节,影响整体工业的产值和增加值;二是,全县工业增长对水电行业的依赖过大。水电行业在规上工业和全县工业中的比重分别达到96%、93%,水电工业左右我县工业发展速度的瓶颈制约难以突破,影响全县工业总体下降;三是,县属工业基数太小、占比轻微,对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影响微乎其微。县属工业总产值8656.8万元,工业增加值2339.5万元,增速分别下降22.96%、23.98%。县属工业占比轻微,增幅对整体工业的影响微乎其微。

发展建议:大力发展新型绿色工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围绕农业办工业,壮大农副产品加工业。培育文化旅游产品、民族工艺产品、电子科技产品、农副产品开发为主的工业市场主体。

(2)固定资产投资低位运行。截止六月底,县属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37亿元,同比下降1.74%。全年计划开工总投资55.4亿元的各类建设项目267项,截止六月底开工105项,其中续建项目65项,完成投资4.0亿元;新开工项目40项,完成投资8.3亿元。

存在问题:全县“亿元以上项目”虽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但目前亿元项目建设都处在前期阶段,项目实施推进慢,致使全县投资无法快速增长,特别是国家取消了农户投资的统计,累计投资额4亿元不做统计,电网改造项目目前因法人问题,无法纳入统计库,累计投资额2.1亿元不做统计;翘尾因素明显,“十二五”期间,县属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达到127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96倍。投资总量由2010年的7.71亿元增长到2015年42.39亿元,年均增长40.62%。全县投资快速增长,基数大幅提高,每增长1%需要增加的量,由2010年的771万元提高到目前的4239万元,也就是说,现在增长1个百分点相当于当年增长5.5个百分点,在此前提下固定资产的持续增长形势困难。

发展建议:今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实行5000万元以上项目每月15日到25日前必须入国家库进行联网直报工作,因此各相关责任单位要在5000万元的项目上严把材料关,切实抓好项目的及时审批报件工作,确保投资项目顺利入库统计,避免项目因无法提供建设单位法人相关资料,导致无法入库;要继续把握好投资方向,积极培育新项目、大项目,不断加大项目储备力度。

三、第三产业完成现价增加值1.7亿元,同比增长8.7%,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

(1)消费市场增速放缓。1-6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亿元,同比增长10.6%。按行业分,批发业实现零售总额5678.4万元,同比增长8.8%;零售业实现零售总额14055万元,同比增长12.0%;住宿业实现销售额2008.6万元,同比增长6.6%;餐饮业实现销售额4762.7万元,同比增长9.1%。(根据统计制度,住宿业的客房收入和其他收入共1958.6万元不计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截至六月底,全县旅游接待人次达到138.2万人(次),同比增长16.7%,旅游收入达到4.43亿元,同比增长23.9%。

(2)财政预算收入增幅收窄。截至六月底,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397万元,同比下降18.23%;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1699万元,同比增长1.27%。财政支出63098万元,同比增长8.24%。

(3)城乡居民收入继续提高。1-6月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1011元,同比增长9.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3100元,同比增长8.5%。

存在的主要问题:

服务业转型升级压力大。一是我县旅游业目前处于开发水平低、档次低、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滞后的发展阶段,缺乏吸引游客过夜游的项目,加之拉脊山隧道的开放,自驾游游客多以一日游为主,在县内的消费少,因此对住宿、餐饮、交通等服务业的带动作用还不明显。二是,网购分流逐年加大,消费流失严重。加之,我县限额以上企业主导地位不突出,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比重低,市场引领作用受限。三是,我县服务业中,传统服务业比重大,特别是以财政支出为支撑的非盈利性服务业占到三产的约56%,增长空间有限。而新兴服务业发展滞后,调结构任务艰巨。

财政和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动力不足

财政收入方面,随着全县投资增速回落,大部分项目的建安营业税已基本征缴完毕,加上税收基数的逐年提高,财政增收空间日益狭小;城乡居民收入方面,一方面我县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靠政策性增资因素拉动,受工业成本增加,利润下降,职工工资提高空间有限,势必影响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另一方面前几年惠农政策的实施,抬高了转移性净收入基数,使得惠农政策在促进农牧民转移性收入增长方面的作用有所削弱,城乡居民增收难度加大。

发展建议:

1.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物价上涨影响。一是保证生产资料的有效供应,例如:油、电、煤等工业生产原料;二是鼓励居民对工业产品消费,促进流通环节的畅通。

2. 加快重点景区景点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和综合服务能力建设,着力提供旅游综合辐射能力。抓好乡村流通体系和市场建设,激活乡村消费市场,为农牧民增加消费提供便利条件。积极扶持和培育本地消费主体,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

3.控制物价上涨,提高居民收入。一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购买力。农民购买力是农村市场的决定性因素,而农民购买力取决于农民收入水平,因此,增加农民收入是开拓农村市场的治本之策。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四、全年经济走势判断

1.第一产业增加值全年预计达到3.03亿元,同比增长6%。

2.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长目标1%。全年预计工业总产值达到22.85亿元,同比下降5.15%,增加值增速下降3.4%。

3.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目标达到48.75亿元,同比增长15%。但从目前统计来看,到年底即使267项投资项目全部开工完成,也只能完成投资额35亿元,仍有13.75亿元的投资额需要新的开工项目支撑。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全年达到5.65亿元,同比增长13%。

5.旅游收入全年预计达到10.17亿元,同比增长20%。

6.城镇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预计年底可达到25347元,同比增长8%。

7.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预计年底可达到8803元,同比增长8%。

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计年底可达到25239万元,同比增长8%。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