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贵德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16-01-28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统计信息

2015年贵德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1-28 浏览次数: 【字体:

今年以来,在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的大环境下,贵德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州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惠民生政策措施,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

据全县住户调查显示:2015年,全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51元,同比增长9.79%。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69.30元,同比增长10.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50.94元,同比增长8.8%。

一、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

(一)工资性收入增长10.97%。2015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8722.35元,同比增长10.97%,工资性收入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37.2%,对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额的贡献率达40.03%,拉动收入增长4.04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增长主要是政府对行政事业单位年度绩效考核奖标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人员正常晋级、补发2013年全年津补贴、调整基本工资标准、去年下半年增资翘尾因素的延续共同作用推动的结果。

(二)经营净收入增长8.34%。2015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9413.99元,同比增长8.34%,经营净收入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40.1%,对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额的贡献率为33.64%,拉动收入增长3.4个百分点。优化市场环境、减轻企业负担、扶持创业就业,政府一系列政策扶持,为促进中小企业和个体结营户发展,稳定增加城镇居民经营性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人均财产净收入增长7.67%。2015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689.64元,同比增长7.67%,财产净收入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2.94%,对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额的贡献率为2.28%,拉动收入增长0.23个百分点。受住房刚性需求及住房投资持续旺盛影响,城镇居民“由购转租”和“以租养贷”现象日趋普遍,促进了财产性收入较快增长。

(四)人均转移净收入增长12.55%。2015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4643.32元,同比增长12.55%,转移净收入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9.8%,对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额的贡献率为24.05%,拉动收入增长2.43个百分点。2015年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城镇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城镇居民医保补助、高龄老人补贴、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等的提高,拉动了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的增长。

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稳增长

(一)工资性收入增长10.64%。2015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615.76元,同比增长10.64%,工资性收入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32.09%,对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额的贡献率达38.10%,拉动收入增长3.36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农村劳动力就业形势有所好转。但农民务工难、务工时间缩短、务工人数减少、日工资水平下降的情况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善,工资性收入拉动增收的作用减弱。

(二)经营净收入增长7.95%。2015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3480.05元,同比增长7.95%,经营净收入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42.70%,对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额的贡献率为38.83%,拉动收入增长3.42个百分点。经营性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全县各级政府采取有力政策扶持农牧民自主创业,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的经营环境进一步改善,以商品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以及乡村旅游为主的农村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三)人均财产净收入6.67%。2015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847.15元,同比增长6.67%,财产净收入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0.39%,对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额的贡献率为8.02%,拉动收入增长0.71个百分点。财产性净收入增长主要是农村牧区出租房屋、出租大中型机械租金收入及农牧区合作社入股分红等财产性收入明显增加。

(四)人均转移净收入增长8.95%。2015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1207.98元,同比增长8.95%,转移净收入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4.82%,对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额的贡献率为15.05%,拉动收入增长1.32个百分点。省政府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先后出台继续提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农村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水平、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高龄补贴标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标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共用经费补助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补助标准等,这些惠民政策措施的实施,直接拉动了农村居民转移净收入的增长。

三、城乡居民持续增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宏观经济形势严峻,外部影响不利因素增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状态,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我县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投资需求不足,投资到位资金和新开工项目数据走低,全县多数原材料工业企业用工成本攀升和工业生产价格持续下行,企业运营效益不佳,用工需求减缩,城乡劳动力工资水平继续增长的空间受到压缩,个体经营户受人工费用、房租价格攀升影响,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经营压力加大,加之农畜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农民务工难、务工时间缩短、务工人数减少、日工资水平下降的情况业已显现,全县经济步入平稳发展,多项经济指标出现增速下滑,城乡居民增收难度相应增大。

(二)城乡居民收入缺乏新增长点,内部动力不足。从城镇居民收入构成情况看,城镇居民收入增长主要靠工资性收入和经营净收入来拉动,转移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占比不高,对收入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强,且从前三季度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情况看,虽新的增资因素对收入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但去年下半年政策性增资的翘尾因素尚未完全消失,新的增资因素在四季度趋于弱化。

从农村居民收入构成情况看,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主要靠经营净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净收入来拉动。结合政策性力度加大因素,转移净收入对全年收入增长会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但是,由于主要农畜产品价格走低,特别是牛羊肉、冬虫夏草、油菜籽价格持续走低,第一产业增收空间不大,且二、三产业收入受宏观经济增速减缓、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及工业效益下滑等的影响,增速明显放缓;工资性收入受农民务工难、务工时间缩短、务工人数减少、日工资水平下降等因素影响,增速放缓。加之缺乏新的增长点刺激,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已显乏力。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比上年会有明显回落。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