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15-02-12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统计信息 |
2014年贵德县经济运行分析
今年以来,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全县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全县就业形势稳定,农牧民人均收入和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涨幅略有回落,结构调整稳步推进。
一、全县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
(一)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农牧业生产保持稳健
2014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63亿元,同比增长0.0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86亿元,同比增长5.7%;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9.80亿元,同比下降5.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97亿元,同比增长13.8%。三产结构比为10:67:23。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现价增加值2860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5.7%,农林牧渔及农业服务业全面增长。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情况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3年 | 2014年 | 同比增量 | 增减% |
农业现价合计 | 万元 | 26934.77 | 28601 | 1666.23 | 5.7 |
种植业 | 万元 | 14222 | 14653 | 431 | 2.82 |
林业 | 万元 | 804.52 | 853 | 48.48 | 6.04 |
牧业 | 万元 | 11156.61 | 12278 | 1121.39 | 9.31 |
渔业 | 万元 | 163.3 | 190.66 | 27.36 | 16.75 |
农林牧渔业服务业 | 万元 | 588 | 625.89 | 37.89 | 3.04 |
近年来,受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落实和粮食价格普遍上涨的双重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逐步提高。2014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52864万元,同比增长6.02%。
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为21.94万亩,其中: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9.76万亩,同比持平;粮食产量达3.04万吨,同比增长1.87%;蔬菜种植面积3.75万亩,比上年增长28.42%;蔬菜产量5.02万吨,增长 52.16%。水果产量达2939吨,比上年增长1.5%。全年中药材面积0.23万亩,同比持平;产量75吨同比下降77.87%。 全年油料面积5.28万亩,比上年下降11.17%;产量0.76万吨,比上年下降10.96%。肉类总产量6202吨,禽蛋产量1369吨,奶类产量2851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1.2%、240%、24.06%。中藏药材种植面积0.23万亩、饲草3.29万亩。粮经饲结构由2013年的44:40:16,调整为2014年的43:43:14,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经济作物比重上升3个百分点。
2014年,各类牲畜存栏36.23万头(只),比上年减少2.85万头只,繁殖仔畜19.72万头只,出栏牲畜22.54万头只,商品畜出售20.53万头只,牲畜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46.82%、57.67%、52.53%;成幼畜损亡率0.76%,仔畜成活率94.3%。全县猪存栏为2.05万头,比上年增长120%;家禽存栏为22.22万只,比上年增长1.35倍。
(二)工业生产整体回落、县属工业高位运行
2014年,实现工业生产总值25.89亿元,同比下降8.67%,实现工业增加值15.4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下降10.2%。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3.81亿元,同比下降11.41%,实现工业增加值14.92亿元,同比下降11.56%,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8亿元,同比增长58.6%,实现工业增加值0.57亿元,同比增长48.3%。
由于拉西瓦、尼那电站受上游来水量的影响,今年累计发电量为108.82亿度,同比减少13.47亿度,下降11.0%,水电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3.17亿元,同比减少2.98亿元,下降11.38%,导致全县工业总体呈下降态势,支柱产业受自然因素影响,工业发展仅靠水电工业拉动的因素无法确定,对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瓶颈作用难以突破。
2014年县属工业完成工业现价总产值27895.5万元,同比增加6945万元,增长33.15%,实现工业增加值7489.7万元,同比增加1373.5万元,增长22.45%。虽然全县工业生产整体下降,但县属工业发展增势强劲。由于县属工业增加值在全县工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仅有4.8%,对全县工业的拉动作用不大。
(三)固定资产投资稳步上升、县属投资增长势头强劲
2014年,县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99亿元,同比增长32.08%。在建项目260项,其中新开工项目190项,续建项目70项。已开工建设项目中,农林水项目72项,完成投资6.68亿元;旅游开发项目19项,完成投资3.53亿元;城镇基础设施项目101项,完成投资16.66亿元;交通项目31项,完成投资2.88亿元;文教卫项目37项,完成投资2.24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按投资渠道划分:项目投资完成30.14亿元,同比增长41.5%,农户投资完成1.85亿元,同比下降38.78%。
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5亿元,同比增长43.3%。
(四)消费品市场运行良好、旅游收入再创新高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关注力度越来越高,政策扶持力度越来越大,农村经济有了大跨步的发展,2014年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6亿元,同比增长13.5%;城镇和乡村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分别增长14.41%和11.69%。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有力的提高了居民购买力,促进了社会消费品市场稳步发展。
按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达到8108万元,同比增长6.93%,商品零售达到36522.3万元,同比增长15.07%;按行业分类看,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36518.9万元,同比增长15.07%,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8111.4万元,同比增长7.83%。(根据统计制度,住宿业的客房收入和其他收入共879万元不计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随着我县旅游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力度的进一步深入,黄河文化旅游节和青海国际水与生命主题音乐会、中国青海冬季抢渡黄河极限挑战精英赛的成功举办,贵德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游客与日俱增。2014年我县旅游人数累计达到237.2万人次,同比增长15.93%,旅游收入累计达到67737万元,同比增长20.65%,旅游业的发展有力地带动了消费市场,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发展。
(五)财政收入降幅收窄、支出倾向民生
2014年,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7亿元,同比下降4.48%,一是受工业拉西瓦水电站发电量减少的原因,非税收入大幅下降,引起增值税收入同比下降;二是拉西瓦电站将以前年度缓缴的税款于2013年一次性缴纳,导致去年两税收入基数增大,影响本年的同期数据。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619万元,同比增长24.09%;财政支出17.96亿元,同比增长28.24%。其中: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7745万元,同比增长86.76%;医疗卫生支出16143万元,同比增加1.24倍;交通运输支出1696万元,同比增长84.35%;国土资源气象等事物支出5369万元,同比增加10.98倍;住房保障支出23419万元,同比增加2.42倍。主要民生支出占总支出的30.3%,较上年同期支出比提高16个百分点。
(六)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2014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23.7元,同比增长13.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771元,同比增长10.05%。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扩面及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有序推进,全县有4879名城镇居民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低保人数8400人,在全县范围内实现了城镇、农村低保的动态管理、应保尽保。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699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1120人;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810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3644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908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全县经济增长对水力发电业的依靠过大。由于水电行业上游来水量减少,今年累计发电量为108.82亿度,发电量同比减少13.47亿度,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下降8.7%和10.2%。水电工业左右我县工业发展速度的瓶颈制约难以突破,直接导致我县工业总体下降。
2、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771元,同比增长10.05%,农村住户人均纯收入达到7523.74元,同比增长13.32%,居民收入的增加,直接促进了消费市场的繁荣。但是受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物价、房价上涨远远超过居民收入水平增长幅度,物价房价问题已成为社会主要问题,严重制约着消费市场的发展。我县农村人口所占比例较大,城乡居民消费悬殊,城镇消费水平高出乡村消费水平2.45个百分点。近几年,我县城乡居民的收入快速增加,农民的消费需求得到有效释放,但农村消费市场的开发依然不够,严重制约着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
三、对存在问题的建议
1、大力发展新型绿色工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围绕农业办工业,壮大农副产品加工业。着眼于农牧产品的加工增值,按照建设全省重要的绿色产品生产基地的要求,大力发展农牧产品加工。继续加大文化旅游产业创业园区的建设,采取融资贷款、争取改贴息等办法,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
2、利用我县位于西久公路沿线,是青南通往省会的交通枢纽及我县海拔低、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的优越自然环境,积极开发建设千姿湖湿地公园、松巴民俗文化村、黄河南岸景观道、文化体育休闲基地、青海贵德休闲度假养生养老基地,大力宣传大美青海之贵德黄河文化生态旅游,力争游客留宿贵德,促进消费。
3、建立健全社会保障长效机制,消除居民后顾之忧,增强消费信心,不仅有利于拉动消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当期和长期消费,更有利于社会经济持续增长。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