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贵德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15-02-09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统计信息

居民收入稳增长 消费水平渐提升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2-09 浏览次数: 【字体:

2014年,贵德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十八大精神,始终把提高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及落脚点,积极落实国家各项工资政策,提高在职职工工资收入、离退休人员的收入和城镇职工低保标准。城镇居民收入在各项促进增收政策措施的延续作用下,呈现出全面增长的良好态势,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消费支出热点增多,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有力地促进了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

2014年,贵德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71元,比上年增长10.0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315元,比上年增长10.09%。

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2014年,贵德县城镇居民总收入达22560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893元,同比增长9.16%,人均可支配收入20771元,与上年同比增加1896,同比增长10.05%。从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64%,同比增长8.06%;经营净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17.1%。,同比增长11.07%;财产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1.1%,同比增长9.8%;转移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17.8%,同比增长11.36%。居民收入的四大组成占比情况如下图所示。

2014年贵德县城镇居民收入构成图

二、城镇居民收入因素

(一)受益于保民生和促就业,工资性收入平稳增长。2014,贵德县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4438元,同比增长8.06%,工资性收入对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增收的贡献率为56.81%,拉动收入增长5.71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部分企业酬薪继续上调,企业在岗职工工资保持稳定增长;二是从5月起省内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每人每月增加200元,调增幅度超过18%;三是机关事业单位提高津补贴标准,增发绩效考核奖等;四是提高冬季取暖费标准。

(二)加大扶持政策,经营净收入增长较快。2014年,贵德县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3853元,同比增长11.07%,经营净收入对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增收的贡献率为20.26%,拉动收入增长2.04个百分点。经营净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营改增”范围扩大,改善了小微企业经营环境;二是个私经济准入门槛放低、办理审批手续简化、政府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力度加大,居民自主创业积极性提高,创业能力增强,带动了居民经营净收入快速增长;三是对月销售或营业额不超过2万元的企业或非企业性单位免征增值税,切实提高了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从业人员的收入。

(三)投资意识增强,财产性收入稳步增长。2014年,贵德县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257元,同比增长9.8%,财产净收入对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增收的贡献率为1.22%,拉动收入增长0.13个百分点。财产净收入增长主要是出租房屋面积增加、租金上涨,出租房屋收入同比增长8.98%。

(四)民生保障提高,转移性收入较快增长。2014年,贵德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转移性收入4012元,同比增长11.36%,转移性收入对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增收的贡献率为21.58%,拉动收入增长2.17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低保、高龄补贴、基础养老金标准等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养老金或离退休金比上年增长13.31%。

(五)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低收入家庭生活得到了保障。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低收入群体生活,千方百计出台优惠政策帮助其提高收入水平,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实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出台的一系列惠民政策成效明显,使低收入家庭得到了实惠,也分享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323元,使低收入家庭生活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和不同程度的保障。

三、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明显提高

随着贵德县城镇居民收入的大幅增加,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城镇居民物质消费已由“量”的满足开始转向“质”的提高。2014年贵德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315元,比上年增加1586元,同比增长10.09%。恩格尔系数为31.84%,比上年的34.02%下降了2.18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下降标志着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城镇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四、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

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更加注重享受型和发展型,其消费标准由注重“吃饱、穿暖、够用、能住”变为注重“吃的要好、穿得漂亮、用得方便、住得舒适”,消费心态由“将就”变为“讲究”,消费需求从形式到内容都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从稳定到多变,从追求数量到注重质量。剩余购买力开始由偏重储蓄向偏重投资和旅游消费转变,居民的吃、穿、用、住消费向优质、高档化迈进,花钱买健康、买知识、买时间、买时尚、买新鲜成为居民新的消费观念和追求。从八大消费支出增幅看,全县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全面上张的态势(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2014年城镇居民八大类消费性支出情况图

(一)食品消费质量提高,营养状况不断改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贵德县城镇居民在食品消费支出增长的同时,饮食更加注重营养,膳食结构更趋合理,逐步向营养、科学型发展,消费质量不断提高。(1)从食品消费量看:2014年贵德县城镇居民消费的肉禽及其制品人均48.9公斤,比上年增长7.4%;蛋类及蛋制品人均7.4公斤,比上年增长24.4%;水产品3.5公斤,比上年增长34.6%。(2)从食用的营养性角度看:肉、禽、蛋、奶等动物性食品消费支出显著增加,营养结构有所改善。无公害、高蛋白低脂肪、多维生素的绿色食品、保健食品倍受居民青睐。城镇居民人均消费肉类、禽类、蛋类和水产类支出分别为1883.1元,85.2元,75.9元,79.2元,比上年增长16.5%、31.5%、40%、43.7%。(3)从在外饮食支出占食品支出比重看: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在外饮食支出530.9元,同比增长0.72%,在外饮食占食品支出的比重达9.6%。近年来,城镇居民食品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越来越多的居民更加讲究饮食健康,追求更加均衡的饮食结构,营养、健康的绿色食品成为居民家庭食品消费的主流。

(二)衣着消费讲究新潮,向多衣化、成衣化发展。随着服饰品种、规格、档次更加齐全,人们的穿着更加注重服装的质地、款式和色彩的搭配,服装的名牌化、时装化和个性化成为人们的一种追求,成衣化倾向也成为衣着消费的主流和现代时尚生活的一个窗口。2014年,贵德县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2120元,同比增长13.9%。

(三)住房条件显著改善,住得更宽敞随着城镇建设以及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用于住房的消费支出迅速增加,居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2014年,贵德县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为2388元,同比增长21.04%。

(四)家用设备消费提升,用得更高档。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各种新型家用设备不断推陈出新,加快了家用设备用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拥有耐用消费品的档次日益提升,液晶平板彩电、多功能节能冰箱、环保空调、消毒碗柜、热水器等迅速进入百姓家庭。2014年,贵德县城镇居民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1179元,同比增长13.04%。

(五)交通通信消费旺,出行和通讯更便捷。随着交通业和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交通工具的升级换代以及信息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城镇居民的出行和通讯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移动电话、汽车成为居民的消费热点,为城镇居民的出行和通讯提供了便利,使城镇居民交通通信消费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2014年,贵德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交通通信支出2556元,同比增长12.2%。

(六)精神生活日益丰富,过得更充实。 城镇居民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用于教育文化娱乐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2014年,贵德县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为1750元,同比增长8.1%。

    1.旅游消费持续增加。随着我县旅游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力度的进一步深入,中国青海冬季抢渡黄河极限挑战精英赛、黄河文化旅游节和青海国际水与生命主题音乐会的成功举办,贵德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游客与日俱增,旅游成为居民的消费热点。2014年,贵德县接待国内游客达237.2万人次,同比增长15.93%,旅游总收入达67737万元,同比增长20.65%。

    2.教育投资加大。城镇居民教育观念越来越强,给子女报综合素质培训班的越来越多,参加提高社会竞争能力各类培训的也明显增加,居民用于教育投资的开支大幅增加。2014年,贵德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培训支出中教育支出人均增长59.2%。

(七)社会保障和养生意识明显增强,活得更幸福。

1. 社会保障意识进一步增强。近年来,居民基本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险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居民自我保障意识不断增强。调查资料显示,2014年,贵德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社会保障支出1808元。其中:个人交纳的养老基金157元;个人交纳的住房公积金1268元;个人交纳的医疗基金308元;个人交纳的失业基金75 元。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很大程度解决了居民的后顾之忧,大大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指数。

2.健身养生意识不断增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医疗保健意识不断增强,更加注重健康,养生保健、健身活动在百姓家庭中越来越普及,促使居民用于健身、保健支出不断增加。2014年,贵德县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1314元,同比增长11.08%。

五、目前城镇居民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领域不宽。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是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从抽样调查资料看,工资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占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64%、17.1%和17.8%,而财产性收入所占非常低,仅为1.1%。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渠道有限、领域不宽制约了收入的增加。

(二)物价高位运行,低收入家庭生活压力大。物价的上涨对居民消费心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物价的上涨,会导致居民省吃俭用,消费行为也较为谨慎。近年来,市场物价的连续攀升,对居民家庭生活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对低收入家庭生活影响更大,制约了居民消费的增长空间。

(三)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差距较大。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减小收入差距是解决好收入分配政策的要害所在。目前,我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尤其中低收入家庭收入增势良好,但实现共同富裕仍面临一些困难,与经济发达地域之间、行业之间、职业差异造成的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六、对策建议

增加城镇居民收入,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仅要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更应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使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相同步。

(一)加大保障、缩小差距。在财力允许和平衡各方面利益的情况下,继续提高低收入群体的补贴水平,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对社会贫困群体除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救助外,加强各类专项救助,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低收入群体,推动居民总体收入增长,缩小收入行业和地区差距,使居民尽可能的享受经济发展成果。

(二)用活政策、敢于突破。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金融服务和商贸流通领域,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政策性住房、社会事业和公共事业等发展,增加民间资本的投资升值渠道。通过建立房屋租赁信息平台、开展投资理财培训班等方式,创造条件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三)抢抓机遇、全民创业。进一步放宽创业政策、改善创业环境,在做好下岗失业人员、新生劳动力、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等创业扶持外,以创业带动就业,实施积极的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并引导广大市民树立创业意识,最大限度释放创业对就业的带动效应。

(四)做好改革、应统尽统。当前正处于全省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一体化改革抽选的新记账户调查的数据尤为重要。因而,贵德县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工作的扎实程度直接影响到全县城乡居民收入数据,要做好改革工作,增强样本代表性,确保应统尽统,如实反映收入水平。

【打印正文】
分享到: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