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智能机器人
您的位置: 首页 >互动交流> 县长信箱 > 信件内容

信访内容

来信情况
信件标题 关于城管方审批对百姓店铺门头的意见
来信人 拉** 来信日期 2025-08-29
信件索引号 202500014
信件内容
尊敬的贵德县城市管理局领导、尊敬的县长大人:​
您好!我是一名从事广告设计工作 7 年的设计师,一直以来受辖区内多家商铺店主委托,为其新店设计门头招牌。作为长期深耕本地商业视觉设计的从业者,我始终秉持 “安全合规为基、特色创意为魂” 的原则,力求让每一块门头既能符合城市管理规范,又能彰显店铺业态特色、融入街区文化氛围,为城市风貌增添鲜活活力。但在近期的门头审批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惑,也见证了店主们因审批流程产生的经营困扰,特此致信,希望能为优化门头审批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此次争议的核心,在于门头设计的 “创意自主性” 与 “审批干预度” 失衡。以迎宾东路美甲店门头设计为例,我结合店铺 “美甲、美睫” 的定位,在符合我县城管中关于尺寸、安全距离要求的前提下,采用了暖色调+ 简约图标组合的设计 —— 既避免了强光污染,又通过独特的色彩标识让居民在街区中能快速识别店铺;同时为呼应周边老街区的烟火气,还在门头正面加入了同样的特色,兼顾美观与生态感。但在审批环节,工作人员却要求必须删除所有特色元素,统一使用 “白色平板底 + 黑色发光字” 的模板化设计,理由是 “便于统一街区风貌”。​
这样的修改要求,不仅让设计师的专业价值被忽视,更直接影响了店铺的经营与街区的多样性。一方面,我历时两周反复打磨的设计方案,因 “必须按指定样式修改” 而失去所有创意亮点,最终呈现的门头与周边 店铺高度雷同,顾客难以通过视觉识别区分业态,之前的那些店主反映 “试营业期间已有多位顾客走错店”;另一方面,多次修改导致审批周期延长,原本计划月底开业的几家店铺,因门头反复调整推迟了近 20 天营业,直接承担了房租、人工等闲置成本,对小本经营的店主而言无疑是额外负担。​
我深知城市管理部门推进门头规范的初衷 —— 是为了保障公共安全、避免视觉杂乱,维护城市整体形象,这一点我完全理解并支持。但 “规范” 不应等同于 “一刀切的模板化”,“统一风貌” 也不意味着 “扼杀所有创意”。当前部分审批环节中,过度干预设计细节、忽视专业设计逻辑的情况,反而导致了两个问题:一是街区门头陷入 “千店一面” 的同质化困境,失去了商业空间应有的辨识度与吸引力,反而削弱了城市风貌的丰富性;二是增加了店主的时间与经济成本,间接影响了本地营商环境的活跃度,与 “扶持小微企业、激发消费活力” 的政策导向存在一定矛盾。​
基于此,我斗胆提出三点优化建议,供贵局参考:​
第一,建立 “设计师 - 店主 - 城管” 三方沟通机制。在门头方案提交初期,可组织简短的线上沟通会,由设计师讲解设计思路(如色彩、元素与业态的关联性、与街区文化的契合度),城管工作人员明确核心审批标准(如安全材质、尺寸上限、禁止使用的元素),双方在合规框架内协商创意空间,避免后期反复修改。​
第二,出台 “分级指引” 而非 “统一模板”。可根据不同街区的定位(如核心商圈、老社区、文创街区)制定差异化指引:核心商圈侧重 “视觉协调”,老社区侧重 “便民识别”,文创街区侧重 “创意包容”,明确各区域的 “禁止项” 与 “鼓励项”,既保障规范,又给设计留足灵活空间。例如老社区可鼓励门头加入 “便民提示图标”(如 24 小时营业标识、无障碍通道指引),既实用又有特色。​
第三,开通 “设计合规咨询通道”。可在城管官网或政务 APP 上增设专栏,提供门头设计的合规指南,并开通线上咨询窗口,由专业工作人员解答设计师的疑问(如某类装饰材质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某类字体大小是否合规),帮助设计师在方案初期就规避风险,提高审批效率。​
城市的风貌,既需要规范的 “骨架”,也需要创意的 “血肉”;门头不仅是店铺的招牌,更是城市文化的 “微名片”。作为设计师,我渴望能与贵局携手,在合规的前提下,为城市打造更多有温度、有特色的门头,既助力小微企业经营,也让城市更具活力与辨识度。​
冒昧致信,若有不当之处,还望海涵。期待能得到贵局的回复,也愿尽己所能,为优化本地门头审批工作贡献绵薄之力。​
此致​
敬礼!​
设计师:拉格加
联系电话:173******8840
日期:2025 年 8 月 29 日
公开状态 已公开 办理状态 已办结
办理结果
回复部门 贵德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回复日期 2025-09-10
办理结果

尊敬的拉格加先生您好:

收到您在贵德县人民政府网站反映的关于“城管方审批对百姓店铺门头”的意见后,我局高度重视,对您的意见进行了认真审阅,现回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结合7年广告设计从业经验提出的优化建议。您始终秉持“安全合规为基、特色创意为魂”的设计原则,以及希望通过门头设计为城市风貌添彩的初衷,我们深表认同。

您在信中提到的“创意自主性”与“审批干预度”失衡问题,尤其是迎宾东路美甲店门头审批中因特色元素被要求删除导致设计同质化、顾客识别困难,以及审批周期延长增加店主成本等情况,我们已认真记录并组织相关科室梳理核查。此前部分审批环节中,确实存在为追求短期“统一风貌”而过度干预设计细节的情况,未能充分兼顾商铺业态特色与街区多样性。

您也理解城市管理部门规范门头是为保障公共安全、维护城市形象,这份体谅让我们十分动容。正如您所说,“规范不应等同于一刀切的模板化,统一风貌也不意味着扼杀所有创意”。

您提出的建议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已纳入近期审批流程优化的研讨范围。店主与审批人员对接,由设计师说明设计思路与业态适配逻辑,审批人员明确安全、尺寸等核心标准,在合规框架内协商创意保留空间,展现城市特色。并放宽店铺商标设计的限制代替统一模板,更好地迎合大家的诉求。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您在设计中涉及的藏文商标,其字体规范与大小需严格遵循相关语言文字使用规定,这部分仍需由执法人员依据标准审核确认,这并非干预创意,而是为了保障藏文使用的准确性与严肃性,既维护语言文化传承,也避免因不规范使用导致标识信息模糊,还请您理解。

后续我们将持续完善审批机制,也欢迎您在试点中继续反馈,期待与您携手,让商铺门头合规安全、彰显特色、融入街区文化,为贵德县增添更多有温度的商业风景。

再次感谢您的建言献策!


贵德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年9月5日  


分享到: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