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规民约成文明乡风“法宝”
本报讯(记者/陶亚荣)晚上7点,丛林环抱,绿水潺潺的贵德县河西镇团结村夜风习习,村民张海顺家门前的文化广场上总是热闹非凡。“现在,村里制订的村规民约越来越全面了,对土地、村民生活方式、消费维权、卫生保洁等方方面面都有专项规定。”该村党支部书记羊壮太说,团结村一直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致力于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结合村庄实际,制订和实行了一系列完善的村规民约,促进乡风文明进步。
这些年,村里通过修编《村规民约》,向村民征集好家风、好家训,通过墙体画和宣传册等形式积极加强宣传,成效明显。与此同时,通过“美丽家庭、先锋骨干”等评选活动,树立了一批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先进典型,发挥了示范作用,调动了村民参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那么,对于制定的村规民约,村民们是怎么看的?对此,杜海涛作为第一批开办农家乐的村民,感触颇深:“村里比以前更干净更漂亮了,不管走到哪里,道路上都很干净。”村规民约出来到现在,大家基本上都自觉遵守,比如垃圾不落地方面,每天下午村民们都会对生活垃圾自觉分类,扔到垃圾桶里,第二天早上7点之前垃圾就被及时清运了。2017年开办农家乐的杜海涛表示,这两年村里的环境卫生好了以后,每年来村里旅游的回头客是越来越多了,因为纷纷捧起了“绿饭碗”,村民们更意识到村庄环境整洁的重要性。
在村规民约中,将绿色作为发展底色的团结村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为了保护水源地卫生清洁,村里严禁在水库等地投放对人体有害的食物或药物,不得排放任何废水。另外,村里的生活污水也全部实行集中纳管处理,限量使用化肥,严禁野外擅自狩猎捕鱼等……绿水青山中,村民们坦言:“现在环境这么好,我们真的很幸福!”
在绿色发展道路上,团结村的村规民约也在不断更新与完善。今年起,村范围内全年全时段禁止销售和燃放烟花爆竹,对于村里的这项新规,村民通过举手表决,大力支持。
今年过年突然“安静”下来了,团结村的老人总感觉少了节日的气氛,对此村两委班子集思广益,最终用锣鼓曲艺来代替烟花爆竹,既经济实惠,又环保,也热闹。
近年来,我州在推进乡风文明上大做“文章”,各县乡镇的村规明约纷纷确立,乡村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一幅绿水青山的美好画卷正在展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