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州常委会在贵德观摩亮点工作
8月3日,和风细雨。省政协副主席、海南州委书记张文魁带领由州委常委会成员,五县县委书记、县长组成的全州亮点工作观摩团,对我县亮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观摩。
上午,虽然蒙蒙细雨湿透整个街道,但丝毫没有减弱观摩团一行对我县三兄弟省级扶贫产业园建设情况一探究竟的兴致。在团结村,观摩团一行对由企业/合作社采取企业化运作,既可吸纳贫困户中的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创业模式给予一致好评,据河西镇党委书记万么措介绍,我县在扎实推进三兄弟省级扶贫产业园建设的同时,投入扶贫资金1100万元,分别在瑰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仓麻高原生态综合养殖基地、贵德黄河少女薰衣草园三家企业,发展玫瑰花基地观光及精油深加工、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及林下经济等产业,不断增强农业旅游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引领带动贫困地区农牧民脱贫致富,实现了企业和贫困群众增收的双赢。




随后,观摩团一行到我县行政服务中心观摩智慧城市建设情况。我县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总投资3.34亿元,采取PPP模式,分两期建设,建设周期为两年。主要内容包括物联网平台、大数据平台、跨部门公共服务平台三大基础平台,人口数据库、企业法人数据库、电子证照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基础地理环境信息数据库等6个基础数据库,以及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旅游、绿色节能、智慧水务等14个藏汉双语综合管理平台。观摩团成员仔细聆听工作人员的讲解,并体验着智慧城市带来的感官冲击。




在大史家村光荣历史展览馆,观摩团成员认真听取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秦志明对我县党建工作开展情况的介绍。据了解,我县自2016年以来,按照州县党委书记项目化党建以及“一县一基地、一县一特色”的工作要求,依托河阴镇大史家村“全省农村干部培训示范基地”,深入挖掘“黄河岸边永不褪色的红旗”丰富文化内涵,以历届村党组织带领群众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的先进事迹为题材,整合各类资金550余万元,打造了以“大史家村光荣历史展览馆”为核心的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大史家村光荣历史展览馆的建成和使用,填补了全县乃至全州党员党性教育不鲜活、不生动的一个短板,也为统筹推进农牧区乡村振兴作出了示范、树立了标杆,赋予了“老红旗”新的时代内涵。





在贵德县全民健身中心,县文化局局长孙振刚介绍,我县全民健身中心计划总投资2.25亿元,占地面积8.88万平方米(约133亩),主要建设民族体育场、综合体育馆、游泳馆、全民健身馆(包括网球、羽毛球、篮球、台球、乒乓球场馆等)。其中,民族体育场总投资5200万元,占地面积4.77万平方米(约71.6亩),由民族体育场以及附属设备用房组成。“三馆”(综合体育馆、游泳馆、全民健身馆)总投资1.73亿元,占地面积4.11万平方米(约61.7亩),截至目前,民族体育场项目完成投资4000万元,游泳馆、综合体育馆、全民健身馆完成投资6800万元,计划年内完工。



随后,观摩团一行赴我县河东乡查达村了解贵德通用机场建设项目情况。贵德县作为全省“四区两带一线”区域发展新格局中环湖地区的重要一员和黄河经济开发带的重要节点,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机遇,根据青海省“十三五”通用航空业发展规划,与青海省通用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推进贵德县通用机场项目,实现了青海省通用机场“零”的突破,对于加快建设全省立体交通网络、转变贵德经济发展模式、满足旅游和农林牧作业以及应急救援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芊恣湖国家湿地公园,大家对我县招商引资实现“变荒为宝”的生态保护治理项目给与了好评。


2013年县政府和青海海中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开发协议,按照“生态治理与保护相结合”的方式,流转土地发展乡村旅游,
园区按功能划分为综合服务区、湿地科普区、渔歌唱晚区、露营烧烤区、果园种植区、花卉种植区、水产养殖区、田园风光区、湖滨游憩区、赛马健身区、温泉养生区、养老产业区12个功能分区。下一步,将通过植入养生养老元素、打造西北第一个“农业嘉年华”休闲生态项目,逐步把芊恣湖湿地公园建设成集“科技示范、湿地保护、休闲观光、文化体验、旅游度假”于一体的多元综合旅游开发项目。
近年来,贵德县抓住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县、青海贵德现代水利示范县、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的历史性机遇,以保民生、保稳定、保发展为目的,着力在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上谋求新成效,在发展高原旅游业上谋求新跨越,在培育产业增强经济支撑力上谋求新突破,在保护生态环境上谋求新进展,全县保持了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政治和谐安定的良好局面。2018年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2亿元,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22亿元;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9亿元,同比增长66.1%;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亿元,同比增长8.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8万元,同比增长6.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11元,同比增长9.3%;共接待游客201.6万人次,同比增长17.9%,实现旅游收入6.83亿元,同比增长24%。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