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智能机器人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贵德新闻>详细内容

12345打好省级创建卫生工作攻坚战 ——贵德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成效显著

来源:中共贵德县委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11-10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贵德县不断丰富、拓展和深化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创建载体,通过近9年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整改、自我发展,一个又一个城市卫生顽疾在齐抓共管中全面攻克,一项又一项保洁措施在凝心聚力中建章立制,创卫工作呈现重视程度历年最高、推进力度历年最快、群众参与历年最广的良好态势。

围绕一个目标抓创建。县委、县政府把创建卫生县城作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关键环节,在党代会全面安排部署的基础上,对创城任务再量化、再细化,确定了“年内实现州级文明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州级森林城市、省级卫生县城、州级园林城镇”的定位目标,成立了由县委主要领导牵头、全体县级领导参与的高规格组织机构,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集体研究部署。同时,逐级签订责任书,明确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创城的第一责任人,各级领导亲自带头参与创建,各责任单位自觉主动抓创建,形成了目标明确、职责清晰、机制畅通的工作格局。

强化两项措施提品位。一是持续加大市政设施建设力度。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行了纵四路等主干道路,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大到8.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跃升到53%,通车里程达2280公里。投资7600万元,规范了南北大街商铺门头牌匾,大力维修破损路面和人行道,新增果皮箱600个,安装景观灯132盏,更换污水井盖266个,新增洗尘车等垃圾收纳车20辆,4个垃圾填埋场实现标准化作业。提档升级城镇、旅游公厕17座。投放共享单车400辆。累计投放新能源公交车30辆,350辆出租车全面实现油改气。二是持续加大城镇绿化美化力度。累计投资2.72亿元,实施了大史家等17个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并同步配套建设污水管网,落实旱厕改水厕措施。将县城绿化、亮化、美化、垃圾处理、保洁服务等项目整合为市政建设项目,开展了7条主干道路的绿化改造提升活动,全县森林覆盖率达14.2%,城区绿化覆盖率达26%,在县城广场和道路两侧设置大型钢架花坛465个,摆放鲜花2万余盆,种植花卉近4万平方米。

抓好三个载体造声势。依托新型媒体、公益广告、主题活动三个载体,着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一是以新型媒体为载体,利用“两微一端”等宣传媒介,开辟“五城同创”专题专栏,推出“微视眼”栏目,及时传递创建信息,实现了“要我创卫”向“我要创卫”的根本性转变。二是以公益广告为载体,制作健康教育喷绘150块、健康教育长廊2处,在街道设制创卫宣传栏130块、创卫灯箱100个,在出租车灯箱和宾馆、商场LED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在居民小区、楼院设置文化墙,在全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商铺等公共场所制作创建海报,营造了浓厚的创卫氛围。三是以主题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控烟活动,在商铺等公共场所张贴禁烟标志。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创卫齐动手”等主题活动,共发放各类宣传册、倡议书3万份、无纺布环保购物袋2万个,开展文艺演出180余场次。

健全四个机制增活力。一是建立分区定责机制,实行创卫网格化,制定网格化管理责任区表,将县城建成区及乡镇划分为23个网格77个责任单位,实现了创卫工作全方位、全覆盖。落实商铺门店门前四包制,各责任单位与商铺业主签订门前四包责任书。实行创卫河长制,对全县十九河一水域实行河长管理制,并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启动实施了河道整治和清水入城项目。二是完善边督边改机制,建立涵盖各级领导的创卫工作微信群,及时发布创卫动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成效。推行问题曝光制,组成联合督查组、专项督导组,限期整改环境卫生整治不到位问题。设立曝光台,接受群众投诉。聘请创卫督导员对县域网格的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市场经营等进行巡查,卫生死角、城市牛皮癣第一时间得到清理。三是落实定时清扫机制,实行周五劳动日,对县城环境卫生实行行政企事业单位承包制,每周五投入人力500余人(次),清扫路面达100多公里。引导群众自发组建创卫先锋队42支,注册志愿者达650余名。四是完善城乡保洁机制,实现保洁社会化,推行创卫社会化、市场化服务措施,通过公开招投标,县财政每年投资1600万元,由北控城市服务投资有限公司开展环卫保洁服务,逐步构建了全方位覆盖、市场化运作、群众认可满意的城乡环卫工作格局。

狠抓五项活动显成效。采取行业管理与群众性创建相结合、专项治理与面上推动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提高创建工作质量。一是开展市容市貌专项整治。以联合执法为抓手,经常性开展交通秩序、占道经营、户外广告专项整治,累计清理小广告2.5万余处、橱窗张贴画100余处,清除户外广告牌37个,更换门头牌匾145户,查处占道经营200余起、非法运营车54辆,下达私搭乱建整改通知书71份,拆除违章洗车店14家,查办违规倾倒建筑垃圾、开挖人行道案件4起。二是开展污染源专项防治。科学划定畜禽规模养殖禁养区、限养区。落实建筑工地防尘措施,将城区12家煤场统一迁出县城建成区,全县143家公共场所实现量化分级管理覆盖。完成了全县餐饮单位煤油烟污染整治工作。加强污水处理厂水质监测和日常运营管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达标率为100%。三是开展卫生健康专项行动。举办“讲文明、树新风”等活动,累计发放资料10万余份、疾病防治手册5万余份、传染病防治册3千张。对食品制售单位采购等各个环节进行督导检查。落实除“四害”措施。强化疾病预防,率先实行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全县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疫情。四是开展“文明卫生示范街、单位、小区”创建活动。在县城迎宾东路开展“文明卫生示范街”创建活动;在法院等8个单位开展“文明卫生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在地税局小区等8个小区开展“文明卫生示范小区”创建活动。五是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治理。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纳入乡镇党委、政府年度目标考核,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强化城乡环境卫生日常清扫、全天保洁力度。组织社区群众和志愿者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全县17个村被省爱卫会命名为省级卫生村,各村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得到了明显改观。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