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德县坚持“三到位、三结合、三围绕”强力推进质量工作
近年来,贵德县十分重视质量工作,始终站在贯彻落实全省、全州实施质量强省、质量强州战略的高度,立足县情和产业特点,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提高经济质量效益为核心,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创新质量工作机制,强化质量安全监管,为我县加快转型发展,争创质量强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坚持“三个到位”,夯实质量工作基础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形成整体合力。为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了贵德县质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质量工作联席会议,通报质量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质量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了齐心协力、多元共治的质量工作机制。
二是目标责任到位,狠抓工作落实。县委组织部、宣传部、发改、经信、教育、财政、农林保护、住建、交通、水利、卫计、统计、市监、旅游等职能部门结合工作职能,从工程、旅游、服务、水利、公路、生态、名牌管理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质量工作的措施办法和管理制度,全县质量相关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为推进质量强县、生态立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县质量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按照职责,认真落实责任,适时对相关成员单位质量工作进行了抽查,切实把质量工作落到实处。
三是资金保障到位,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县政府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坚持将质量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于食品安全抽查检验和专项资金,专题研究,及时解决,从财力上予以保障,保障质量工作扎实推进。
二、坚持“三个结合”,确保质量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相结合,持续推进质量工作。先后开展了红盾质量维权行动、消费维权惠万家、质监利剑行动、质量安全进校园、特种设备安全科普宣传等行动,用制度保证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各项工作落在实处,取得成效。同时,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安全生产月、食品安全周、认证认可日、标准化日、计量日期间,通过上街头、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等方式,积极宣传消费维权、计量、标准和认证认可等,增强各行各业质量意识,促进企业和行业走以质取胜的效益型道路,提高产品和服务水平档次,促进经济发展。
二是坚持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和培育特色主导产业相结合,推动我县企业重质量创名牌。通过积极申报,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贵德蜂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贵德冬小麦被列为国家第八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于2016年通过了国家级验收,青海天地人缘文化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工作正在全力推进。同时,把“服务千家企业,培育千件商标”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指导帮助青海青藏蜜蜂良种养殖场“藏蜜”商标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完成青海黄河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黄河清”商标、贵德德缘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福运轮”商标的青海省著名商标申报工作。加大“三品一标”认证推动工作,通过农业部“三品一标”认定单位4家,认证产品10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4家7个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个。通过强力推行标准化生产,政策引导和扶持培育,吸引优良资产和生产力要素向龙头骨干企业和优质特色产品集中,不断增强企业规模效益和品牌竞争力。同时,在餐饮、住宿、零售、批发等商贸流通领域开展老字号创建工作,积极引导地方特色产品树立商标意识,争创贵德县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不断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是坚持强化质量监管和规范经济秩序相结合,营造良好质量环境。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先后投资40万元,分别在新街、河西、河东、尕让、曲丹峪5个地区挂牌成立了乡镇监管站,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对县内各大小蔬菜生产基地和养鸡基地的鸡蛋进行抽样检测,共抽检蔬菜、水果、菌类等78批次,合格率100%。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自2016年7月份以来,检查经营户4510户次,共抽检服装、装饰装潢材料、家用电器商品43批次,抽检食用农产品160批次,抽检化肥、建材、成品油15批次。期间,查扣27家手机门店涉嫌不合格手机328部,查处销售不合格商品行为28起,案值19.32万元。强化工程领域质量监管,2016至2017年,对全县建筑领域开展了以建设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建筑工程春季开复工前检查等内容的专项检查、综合检查及巡查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出动215人次,累计检查建筑工地96个,下发停工、整改通知单71份,及时消除质量安全隐患741条。强化特种设备质量监管,建立健全在用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电梯、厂内机动车辆等设备管理台帐,强化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对特种设备重点场所、重点行业领域、重点使用单位不定期开展隐患排查,认真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共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11份,排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51家,查出隐患18条,整改率94%。开展各类特种设备知识培训,参训人员达91人(次)。强化食品药品领域质量监管,开展食品安全联合执法检查5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户80户次、各学校及幼儿园食堂22家次,共查获各类不合格食品200余公斤、30余种,货值5000余元。完成21家零售药店GSP(产品供应规范)认证跟踪检查和4家零售药店的GSP认证,检查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176家。强化交通运输领域质量监管,持续开展道路运输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出租汽车客运市场的整治力度,对正常运营的351辆出租汽车安装计价器;对26辆服务监督卡放置不规范、门徽标志不全、不使用计价器等的出租汽车依法进行了处罚。在日常巡查道路安全运输工作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时节,特别是今年7月份以来,在西久公路尕让阿什贡段、河西上刘屯段严格落实超限整治措施,共查处30%以上超限22起(其中货车16起,危化品车6起),30%以下超限613起(其中货车589起,危化品车24起),超长、超宽、超高车辆52起,切实规范了道路运输秩序。强化水利设施质量监管,切实加强水利重点工程和重要水利设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及监管力度,加大对危险源、防洪预警系统的监测力度,有效防范和遏止了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强化旅游市场质量监管,按照国家旅行社服务规范、绿色饭店评定标准,对旅行社、星级饭店进行管理和评定,指导物价部门与农家院及宾馆协会共同出台了“菜品指导价”,和农家院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120份,全力防范“以次充好,欺客宰客”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的发生,营造了和谐有序的旅游发展环境。同时,积极开展创建“平安景区”活动,检查涉旅企业160家,覆盖面达70%以上,共查出各类质量安全隐患50余处,均予以整改。强化生态领域质量监管,制定出台了《贵德县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30项措施》《贵德县黏土制砖企业清理整治方案》《贵德县依法规范砂石资源开采管理工作实施方案》《贵德县燃煤锅炉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面关停采砂点38处,淘汰燃煤锅炉49台、生产工艺落后的砖厂10家。扎实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防护林、三江源生态保护等一批林业生态建设和生态治理项目,有效提高了群众生活环境质量。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组成14个安全工作指导小组,采取暗查暗访、随机抽查、突击检查等方式,全面深入开展食品、药品、消防和生产安全等专项整治,避免了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对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共检查单位(企业)270余次,查处隐患152项,现场整改148项,责令限期整改4项,目前,已完成整改,净化了市场,营造了良好的质量服务环境。
三、坚持“三个围绕”,推进质量工作持续协调发展
一是围绕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充分调动全县各行各业各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继续拓展一批重点项目,以点带面,进一步把质量工作渗透到与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相关的领域和行业,推动质量工作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深入开展。
二是围绕推进我县名牌战略实施工作,健全名牌战略推进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名牌培育、推荐和宣传保护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名牌培育措施计划,抓好质量奖励工作,引导企业重质量、树品牌、创名牌,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是围绕抓好我县特色农业标准化建设,带动促进其它行业标准化建设,进而全面促进全县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