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抓落实 地名普查见成效
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开展以来,贵德县认真按照国有关文件规定,立足本县实际,坚持抓组织、抓重点、抓关键环节,确保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按时间进度、步骤要求有条不紊的开展。目前,全县共采集普查11大类地名条目共1705条,其中新增地名831条,多媒体采集3410条,生成地名成果表1705份。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及时成立了县政府主管县长为组长,民政、发改、教育、民宗、财政等20多个部门和各乡镇为成员单位的贵德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科学制定了《贵德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方案》,对普查的任务、质量、时限、程序做了详细的规定,乡镇一级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做到了任务明确、责任明确、方法明确,形成了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分级负责、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针对这次地名普查质量要求高、时间紧、任务重、无任何借鉴经验,工作人员缺乏最基本的地名专业知识的实际,贵德县将提高普查人员的专业素质摆到了首要位置,制定了《贵德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专业培训规划》,并按规划设计要求,采取通过现场互动研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先后举办地名普查工作培训会两期,有力地提升培训效果;同时,注重以交流学习提升业务技术水平的方法,加强交流学习工作,一方面经常到省厅区划地名处、省州普查办汇报工作的同时,积极向省州业务部门和领导请教学习;另一方面主动派人到州县兄弟单位,认真学习州县兄弟单位的先进做法和先进经验,极大地充实和提高了县普查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有力地促进了普查工作进程。
三是强化普查宣传,赢得广泛支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主渠道作用,在贵德新闻地方栏目中广泛宣传地名普查工作的意义,并采取张贴标语、制作悬挂横幅和利用微博、微信发布地名普查消息的方法,向广大群众广泛宣传普查工作,有力地拓展了地名普查宣传面,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四是狠抓普查责任落实,提高普查工作质量。把强化普查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可靠性作为检验普查工作质量的终极目标,严格按照普查方案要求,深入全县各地开展数据、信息采集和图片多媒体采集,在此基础上走帐串户,广范围、多频次地向当地群众询问、求证,组织部分老农召开小范围的意见征求会等方式,对采集数据、信息进行了多次甄别,特别是因部分地名是藏语直译而命名,而藏语直译的译音又有一定差别,为准确给地名正名增加了困难,对此,我们邀请专家、老农采取集体会商的办法,集体研究讨论,最终确定正确的地名,确保了地名从普查、会商、确定、录入的准确、可靠。
五是加强跨界地名对接,保障系统数据完整。为加强与毗邻县跨界地名的对接工作,确保跨界地名信息、数据不漏采、不丢失,在省州业务部门的组织下到毗邻的七个县,与当地民政部门进行实地勘验、对接,经双方对接认可后进行了确认,共对接确认跨界地名42条,确保了双方跨界地名的统一性、准确性。
六是强化数据管理,保守国家秘密。严格按地名普查工作要求,加强地名信息、数据的保密工作,及时制定了《贵德县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保密制度》,明确地名信息保密工作原则,与普查办人员签订了保密协议书,进一步明确了每个涉密人员的责任与义务,时刻警示工作人员保持高度的密保观念。并按工作要求,在普查办安装了监控设施,对普查资料分类存放在档案柜,进行上锁保管,对电脑设备都加封了涉密标签,对容易泄密的U盘安排专人管理,确保了普查地名信息不外漏、不丢失。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