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德县搭建“四个平台”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为切实提高全县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贵德县通过搭建“四个平台”,强化教学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深化。
平台1—“跟岗培训”。将培训按三年、六个学期统筹规划,每学期一次,每次两个星期,总计安排六期培训。培训兼顾所有学校、所有学段、所有学科,每期培训25名左右的骨干教师,三年预计培训150名,达到全县教师总数的1/6,使所有学科都有1名领军人物、10名左右的骨干教师。2016年10月和2017年4月,采取“一对一、师带徒”、“全开放,无禁区”、“贵德教师在海安讲一课”三种模式,先后在南通组织了两期跟岗培训。
平台2—“一周两校”。通过建立“每周两所学校,每校调研一天”工作机制,促进教学调研常态化。每学期的“一周两校”活动抽调“名师工作室”成员参加,突出专业引领,实行现场诊断,强调平等交流,做到学校全覆盖,学段全覆盖,学科全覆盖。
平台3—“名师工作室”。“贵德县名师工作室”是总称,具体的工作室以学科命名,首批建立了初中语文、初中数学、初中英语、初中理化、初中政史、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中小学藏文、学前教育10个工作室。名师工作室每期两年,工作经费由县财政专项经费、江苏援建经费、学校补助经费三部分构成,主要用于邀请专家讲学、购买图书资料、建立研修网页、组织教研活动、外出培训交流等。目前,成功申报青海省省级教研课题五项,华卜泉副局长主持的《依托“名师工作室”建设,创新县域教研模式的研究》被列为省级重点课题。
平台4—“海安名师走进贵德”。每年邀请江苏海安县的名师名校长来贵德授课、讲学。今年,海安的名师、名校长分五批、约40多人来到贵德县对应的结对学校和幼儿园,与当地教师开展同台展示、同课异构活动,其中初中语文、小学语文和小学数学三门学科的研讨活动,均由江苏省特级教师、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领衔进行,并向全海南州开放。其余授课、讲座老师基本上是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在全国全省获得过教学比赛等级奖。
四个平台的搭建,不仅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工作动力、工作效能,而且深化了“边做边想,边想边做”就是研究的理念,增强了教学研究的主动性;不仅促进了教学改革,而且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青海教育》《海南报》《海南州教育城域网》《海安日报》都先后报道了相关工作情况,省教育厅薛建华副厅长指出“贵德县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抓住了课程改革的核心”。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