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书记实话“本事大”——记贵德县常牧镇务隆村“第一书记”吴城
童永莲 李渊
2015年10月,海南州卫计委办公室主任吴诚到常牧镇务隆村任“第一书记”。
自驻村以来,他积极深入村社,密切联系群众,克服重重困难,不计较个人得失,努力开展各项帮扶工作,得到了群众和当地政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年初,贵德县考核组到吾隆村考核“第一书记”工作时,吴诚正和村民们在村服务中心广场上清扫积雪,这一幕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当提起“第一书记”时,村民齐声夸赞这个书记实话“本事大”。
在和吴诚的交谈中,他给我们讲了他的扶贫故事。
让群众和自己熟起来
吾隆村是贵德县常牧镇9个牧业村之一,更是戴着全州重点贫困村的帽子。全村共有224户815人,贫困户就有90户292人,耕地面积虽有近718亩,却基本属于山地,群众收入以种养植业和外出务工为主。
吴诚刚来到吾隆村时,为尽快熟悉情况,他带领工作组成员踏雪访牧户,围炉谋发展,详细记录民情日记,全面了解掌握村情和群众生活生产状况。
在摸底工作中,他一心把群众脱贫的事装在心里,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群众讲真话、道真情,逐渐成为村民们的老熟人、知心人。
让“两委”班子强起来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干部。自他与扶贫工作队驻村后,针对吾隆村“两委”班子人员作用发挥不明显,工作机制不健全,工作无头绪等问题,积极与“两委”班子各成员进行谈心谈话,加强培训教育,重新梳理修订各种规章制度,使两委班子议事、施策制度化,督促村“两委”班子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各项制度,帮助村“两委”班子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年度计划。
村“两委”班子的思路清了,重点突出了,为群众谋发展办实事的劲头足了,群众对干部的信任度增加了,不仅拉近了干群关系,还增强了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让群众口袋鼓起来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他与扶贫工作队成员充分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制定了村级扶贫发展规划和贫困户具体年脱贫措施。
他了解到吾隆村农户加工销售的民族特色锟锅馍馍和牦牛酸奶在西宁、贵德、贵南等地销售已小有名气的信息后,提出了大力发展特色民族食品加工销售的致富措施。为村民争取到扶贫资金13万元,鼓励扶持村中12户锟锅、牦牛酸奶等民族特色食品加工销售户成立了“吾隆村民族特色食品加工协会”,吸收7户贫困家庭入股,雇佣其他贫困户5名为工人,进行产品加工销售,既增加了就业岗位,也使贫困户达到了脱贫致富效果。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他还以吾隆村藏族传统手工工艺品老艺人的优势,成立了藏族传统手工工艺品加工协会和桑杰东主(村民)民族服装加工厂等等。一系列指引贫困群众走上脱贫道路的例子就是这个“第一书记”的工作日常。
精准扶贫工作前期准备阶段已经结束,针对吾隆村的发展趋势,下一步吴诚打算调整该村结构转变方式,在增加群众家庭经营性收入上下功夫,重点推进生态畜牧业,推进绿色生态为重点的产业开发;大力投资搞养殖,带动贫困户脱贫;合理增加群众草场流转租金收入,开展夏季草场承包工作,不断开拓群众增收的渠道,真正达到脱贫致富目的。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