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智能机器人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贵德新闻>详细内容

贵德县“五个着力解决,五个全面提升”全面推动“五城同创”工作

来源:贵德县委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7-02-28 浏览次数: 【字体:

(贵德讯  马绍林)贵德县紧紧围绕县第十六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宜居、特色产业支撑、文旅融合发展、民生保障充分、民族团结和睦、社会文明进步、群众小康幸福的青藏高原旅游名县奋斗目标,结合撤县建市工作,认真对照国家文明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镇和国家园林城镇各项创建指标,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将着力解决好五个方面的问题,全面提升五个方面的水平,全力打造“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宜居宜业宜游新贵德。

着力解决好市民素质问题,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坚持教育引导和规范管理并重,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重开展文明礼仪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牧区、进社区、进家庭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不断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着力解决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社会风气中存在的不文明现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大文化市场、娱乐场所、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规划建设群众公共活动场所,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先进人物和模范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营造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浓厚氛围。

着力解决好环境质量问题,全面提升城市宜居水平深入开展“碧水蓝天行动”和“家园美化活动”,加强大气环境综合治理、水环境综合治理、噪声污染防治,确保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水质达到国家Ⅱ类标准、环境噪音值达到功能区标准。全面落实工程节能、建筑节能、管理节能措施,积极推广节能产品、节能技术,大力推进清洁取暖,鼓励和支持社会企业、协会团体从事废弃物循环利用和“变废为宝”工作,培育壮大无公害、绿色、有机的生态农牧业,培育壮大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全域旅游业,培育壮大绿色、循环、低碳的新型工业,实现遵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目标。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行业标准及环境准入条件,禁止不符合生态功能区划要求、项目选址建设要求、环境容量控制的项目进入贵德,做到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的开发项目坚决不上,土地占用面积大、生态破坏严重的开发项目坚决不上,对地区经济拉动作用不大、对群众增收带动作用不强的开发项目坚决不上。坚持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乡规划全过程,在保护中建设、在建设中保护,使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更加具有人文之美、建筑之美、生态之美。

着力解决好城乡生态问题,全面提升城乡绿化水平。突出山水园林特色,采取乔木与灌木相结合、常绿树种与绿叶树种相结合、乡土树种与速生树种相结合的方式,统筹实施人工造林、封山护林等绿化措施,全面实施四旁植树、庭院绿化和村庄公共绿地建设。加大古树名木管理保护力度,大力弘扬植绿、护绿、爱绿的文明新风,营造“城在林中、林在城中、人在绿中”的生态图景。发挥生态林的经济效益,加大栽植本地优质果品力度,推广栽植优质经济作物,推动特色林果区域化、规模化生产,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严格林地林木管理,强化林地征占用监管,坚决执行采伐限额,加强森林火灾、森林有害生物防控,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全面落实林权改革政策,鼓励林地承包经营权人流转林地经营权,实施林地养殖、苗木基地培育、林间休闲茶园和农家乐等项目,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促进林业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经营的良性发展。

着力解决好外部形象问题,全面提升环境卫生水平。围绕城乡建设、城乡管理两个重点,大力开展县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对县城规划区的主次干道和繁华路段的环境卫生进行全日制保洁,彻底消除城乡结合部垃圾乱堆、乱倒现象。合理设置停车场所,严厉打击车辆无证上路、违章停车等行为,解决车辆乱停乱放问题。定期对县城绿化树木进行修剪和补植补栽,抓好建筑亮化、庭院绿化工作,营造绿色靓丽的公共环境。坚决取缔主干道两侧的各类流动摊点、店外店、占道修车和占道洗车点,加大商贸市场、餐饮娱乐场所、旅游景点、“五小”行业环境整治力度,确保城区秩序良好。对乱贴乱画、乱扯乱挂等行为进行全面整治,提高城镇精细化管理水平。严格管理项目施工现场,杜绝运输车辆“滴、洒、漏”等污染路面现象发生。大力开展农村牧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以公路沿线、集镇周边为重点,整治乱丢生活垃圾、乱堆建筑垃圾、乱占乡村道路、乱设摊点等现象,并科学规划、分步建设排污设施、保洁设施。强化城市文明公约、村规民约对环境卫生管理的约束、教育、管理作用,切实提升广大干部群众维护贵德“品味小城、美丽乡村”良好形象的自觉性。

着力解决好环境宜居问题,全面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以自然生态为特色,打造通县公路风景带、镇村公路绿化带、生态园区景观线,做到“两带一线”皆绿,不断增加绿色亮点。大力开展拆墙透绿、引水扩绿、义务植绿等活动,有效拓宽城市绿化空间,实现“绿色满园”。按照生态养生的要求,科学合理栽植景观树木、花卉,建设贴近群众生活的生态养生步行景观道、观赏园、街头绿地等,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农业文化公园、高原湿地公园、黄河文化公园和植物园建设,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态科普教育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全社会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意识。全面推行“绿线管理”和“绿色图章”制度,按标准留足绿化用地,项目建设配套绿化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让干部群众享受到环境建设的丰硕成果。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