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生活“乐”农家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对贵德县河西镇红岩村的张义福老人来说格外温暖。一家人和和睦睦地度过了春节,更可喜的是,他还搬进了新房。“政府给我盖了新房,我这心里美啊,这个春节过得比往年都要好!”今年已经60多岁的张义福老人坐在院里晒太阳,他的身后是新盖的几间大瓦房,院子里收拾的一尘不染,窗明几净,老人对新房子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走进张义福的新屋,崭新的吊顶、床铺被褥映入眼帘,厨房里还接上了自来水。“前年,我们家申请到了县上的奖励性住房,政府给我们补了1.7万元的项目款,再加上尕娃们都在外地打工,收入都不错,现在我才能住到这样的好房子里啊!”而张老汉的儿子,正在打包行李,准备去西宁,继续外出务工。
红岩村是贵德县知名的“外出务工村”,近年来,该村每年外出劳务人数达600人左右,劳务输出人员就占到55%-60%之多,平均每两个人当中就有一人外出务工。劳务输出不仅充实村民的“口袋”,也能丰富“脑袋”。
鸡年的春节刚过去两天,该村的村民马海元一家,就又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南下去上海了。他们一家在上海开了一家餐馆,面积不大,但是生意还不错。这些年,靠着在外开饭馆,马海元一家在村里已经过上了好日子。“赶着新春的脚步,我们要去内地务工啦!这一年回来,生活又会有很多改变。”马海元高兴地告诉记者。
同样,在西宁做装潢生意的村民张海明,今年是他外出务工的第五个年头了,他的目标是今年多赚点钱,然后回来在县城给母亲开一家商店,这样家里就会有一笔额外的经济收入了。他说,今后每年他都会去内地务工,争取让家里的生活水平一年上一个台阶。
红岩村近年来靠着特色养殖和劳务输出,加大土地流转,主动应对农业产业结构单一问题,积极探索农业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道路,促进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村民唐文德说:“一年一个光景,农村的发展越来越快,我们老百姓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了!”
该村党支部书记唐文忠说:“这些年来咱们农民群众的收入有了很大提高,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我们作为基层党组织,要主动引导村民摒弃‘等、靠、要’的落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全村人也要加油干,要依靠自身力量,让乡亲们早日奔小康。”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