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生峰同志在县委十六届二次全体会议上作常委会工作报告
在今天召开的中共贵德县委第十六届二次全体会议上,县委书记兰生峰代表县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他指出2016年,在省州委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常委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中央全会和省州委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青海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以王国生书记调研贵德时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牢记职责和使命,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砥砺奋进、攻坚克难,推动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实现了“十三五”发展开门红,开创了全县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新局面。
报告指出,一年来,常委会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过程中,重点抓了6件大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科学谋划未来五年发展思路。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圆满完成县乡换届工作任务。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报告认为,过去的一年,常委会在抓好6件大事的同时,注重全面研究新情况、努力解决新问题,统筹做好各方面工作。
一、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始终保持稳中向好、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75亿元,同比增长15%;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48亿元,同比增长6.1%;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8亿元,同比增长11.5%;实现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600元,同比增长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90元,同比增长9%。
坚持转变方式,生态农牧业发展成效显现。
投资8.54亿元实施了马什格羊水库、黄河干流防洪工程等农林牧水项目53项。持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全年完成农作物总播面积21.23万亩,粮、经、饲三元种植面积调整为40:36:24。持续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5.26万亩,规模化养殖比例达52%,完成一产增加值3亿元,同比增长5%。
坚持全域发展,旅游产业实现提质升级。
投资9.84亿元实施了黄河综合生态景观带、千姿湖湿地公园等旅游项目24项。全年接待游客34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和22.4%。
坚持项目带动,发展基础得到有效夯实。
全年实施各类重点项目238项,重点实施了拉西瓦灌溉工程、纵四路商业步行街等重大建设项目,在黄河文化旅游节、青洽会等招商活动上签约招商项目10项,到位资金5.2亿元,同比增长12.3%。落实援建资金5400万元,已完成投资4800万元。调动民间资本参与地方建设的积极性,投资占到县属固定资产投资的48%。加快推进特色绿色工业发展,修编完成了规划面积达2400亩的《贵德县文化旅游产业创业园区规划》,嘎玛藏绣等13家企业入驻园区,园区企业年内完成增加值7254万元,实现销售收入6971万元,增加就业岗位380个。
坚持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
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完成人工造林6533亩、封山育林2.5万亩、义务植树75万株、城镇绿化栽植4.7万余株、村级绿化7个村。不断加强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投资1.6亿元实施了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试点项目,完成了12个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151项。集中整治黄河干支流违法采砂点32处,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
坚持城乡一体,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投资14.66亿元实施了纵四路等项目建设。实施了县城风貌改造等重点城镇整治项目,全县城镇化率达到56%。投资3.3亿元,实施了河西镇至新街乡公路等道路交通项目,投资2.6亿元的曲丹峪集镇建设项目进展顺利,投资1.67亿元的邓家、陆切等8个“高原美丽乡村”全面建成,农牧区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坚持深化改革,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制定了2016年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要点,以生态文明、医药卫生、司法体制三大“国字号”改革为牵引,着力推进24项改革任务。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全县市场主体达到5399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用足用活财政金融调控杠杆,设立了支农融资担保、农村住房建设等5项担保基金,累计发放各类扶持贷款4.6亿元。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加快县域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政策性银行资金19.47亿元。扎实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全县98%以上的工程明确了产权主体和管护责任。
二、紧紧围绕民生工作热难点,全面落实以人为本、普惠共享的民生理念。
推进创业就业,社会保障水平有效提升。去年城镇新增就业648人,登记下岗失业人员总数969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完成应届高校毕业生实名登记417人,总体就业率达87%。坚持城乡劳动力培训和劳务经纪人培育“双管齐下”,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8万余人(次),实现劳务收入9986万元。进一步做好社会保险扩面提标工作,向城乡低保户、五保户等发放各类补贴4077万元。加大城乡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改造农村危旧房3157户,出售商品房3.42万平方米。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农牧区老人代养服务工作全面推开,代养老人167名。
加大投入力度,教育卫生事业均衡发展。
投资8953万元实施了8所学校运动场、供排水管网及辅助设施等校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足额发放营养餐补助费、三江源补偿金等各类补助5690万元。全面落实15年免费教育和学生资助政策。扎实推进县医院整体搬迁、曲丹峪卫生院等建设项目,大力推进县乡医疗机构“先住院后结算”服务模式。全面加强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2016年度我县被国家计生委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
发展文体事业,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深入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完成农牧区免费电影放映1651场次,开展“文化下乡”巡回演出36场次,周末广场文艺演出43场次,新建流动图书馆3个。成功举办和协办了环湖赛、抢渡黄河极限挑战精英赛等品牌文体活动,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投资2420万元完成了明长城贵德段(一期)抢险加固工程和珍珠寺、尕让寺修缮保护等工程,投资100余万元对2处名人故居进行了修缮。
三、牢牢把握维稳工作主动权,着力营造团结有序、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常委会始终把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作为压倒性的政治任务,重点从深化思想引导、充实基层力量、化解矛盾纠纷、改进寺院管理等方面入手,保持了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强化教育引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
制定了《贵德县贯彻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办法》等3个规范性文件,深入开展了形势政策、法律法规、爱国主义等教育活动,全面启动了“七五”普法工作,扎实开展了法律知识宣讲活动。
创新管理模式,牢牢把握寺院管理领导权。
在全县99座寺院深入开展了法制宣传活动。累计举办宗教教职人员培训班5期487人次,集中开展宣讲座谈42场次。投入资金380余万元,实施了5座寺院殿堂维修加固工程,改造实施宗教教职人员危旧房117户,在19座寺院实施了环境整治项目。
加大综合整治,牢牢把握社会环境管理权。
去年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42件,调处成功140件,调处成功率达98.6%。扎实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工作,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171件,办结168件,化解信访积案2件。集中开展了缉枪治爆、“两抢一盗”,以及“蓝天清水战役”“护校安园”等专项行动,有效维护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四、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在提高战斗力、增强凝聚力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常委会牢固树立“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的治党理念,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自觉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全面落实“两个责任”,从严管理干部,开创了党的建设新局面。
(一)坚持统筹推进,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制定下发了《关于落实工作责任加强各领域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等5项制度。深入开展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整合资金400余万元,实施了大史家“四型”党员教育培训实践基地党建项目,巩固和深化了二连村抓党建促脱贫等2个党建 “拳头”品牌,有效提升了基层党建水平。投入资金200余万元,积极推进村级综合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
(二)坚持惩防并举,扎实推进廉政建设。在县纪委增设了党风监督室、信访室和纪检监察二室3个内设机构,细化各科室的职能,进一步突出纪委监督执纪问责的主业。在县发改局等27个部门设立了纪检员,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党政部门纪检员全覆盖。扎实开展了为官不为专项整治行动,干部工作作风进一步好转。
(三)坚持选贤聚才,从严管理监督干部。按照“五好”干部的标准要求,共选拔任用干部103名。加大年轻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力度。完成各级各类党员培训54期5669人(次)。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对全县102个预算单位进行了财务审计,对5名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着力营造了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
(四)坚持谋远固本,切实强化班子建设。修订完善了《县委全委会工作规则》《县委常委会工作规则》《县委书记专题会工作规则》,进一步规范了常委会运行机制,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