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东主才让的创业路:从农村出来,再回农村去
“80后”藏族大学生村官东主才让2011年从西北民族大学毕业后,来到贵德县尕让乡业隆村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24岁,从农村出来,并没有和同龄人一样留在生活便利的县城,他有一颗敢闯敢干的心和一个自己创业致富的梦想——“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自己的梦想,还要让一些困难农民富裕起来”。
“是党和国家的惠民富民政策给了我创业致富的信心和劲头”,东主才让说起自己创业历程很是感慨。2013年11月,他瞄准奶牛繁育养殖的市场商机,发动业隆村5户党员群众以现有牦牛、土地和部分自筹款作为注册资金注册成立了贵德县宗喀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2014年9月,他紧紧抓住贵德团县委推荐他为“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的有利时机,积极投身到“青春创业扶贫行动”当中去,争取到国家扶贫开发政策贴息贷款150万元,政策贴息9万元。为解决合作社流动资金问题,他带领村民代表穿梭于县农牧局和合作社之间,终于在2016年1月成功申报了500头三元奶牛标准化养殖改建项目,为合作社注入了海南州农牧局江苏援建项目运转资金100万元,合作社运转情况逐步好转,他的创业致富梦也慢慢清晰。2016年,他成功申请到了财政部门产业化农发项目资金182万元,又是一项国家惠民资金注入到合作社发展当中。目前,合作社内存栏牦牛300头,犏牛200头,合作社经营发展情况越来越好,生产酸奶、运送鲜奶、淘汰母牛和肉牛出栏年均收益可达40万元。
“一人创业不算本事,尽自己可能带领身边贫困的藏族同胞共同致富才是作为一名年轻党员不能忘记的事情,致富不忘众乡亲啊”,这是他和家人共同的价值追求,更是东主才让这个“大小伙”真正努力实践的追求。合作社步入正轨以后,他就积极响应贵德县委、县政府扶贫攻坚号召,主动联系常牧镇切扎村尕藏本一家3口到合作社务工,还为其10岁的儿子多杰才让联系到县民族寄校就读。随后,他又在合作社解决了本村村民项欠多杰和妻子的就业岗位。按照每人每天100元的报酬,仅4个人工资每年就是15多万元。
谈到这几年的发展,东主才让回忆道,从城镇到农村,从校园到田间,从学生到“牛倌”,东主才让起初不知道自己能干点什么。在逐渐摸索中,他发现养育自己成长的农村是他干事创业的平台和基础,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就萌生了把创业、梦想和爱好三者结合起来的想法。终于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走出了一条背靠农村、依靠群众的自主创业路。
说起接下来的想法,东主才让胸有成竹的说,“接下来,我要逐步对现有牦牛和犏牛进行改良,把蔵酷化改良作为牦牛杂交改良的主要方向,繁育出更适合于当地的肉奶兼用型犏牛,还要利用自身优势,发动周边村社农户进行犏牛养殖”。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