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德县加快农田水利改革夯实农业基础
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重要支撑,深化农田水利改革是夯实农业基础、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举措。近年来,我县按照中央和省州委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农田水利改革,特别是2014年,我县被水利部和省水利厅确定为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后,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扎实推进农田水利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是制度机制保障到位。为同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先后编制完成《贵德县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及创新运行管护机制实施方案》、《贵德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和《贵德县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制定了《贵德县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暂行办法(试行)》、《贵德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水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试行)》、《贵德县农业灌溉用水价格调整方案(试行)》等6项制度,明确了责任分工,理顺了上下联动部门协作机制,确保了全县水利事业改革任务的落实。
二是试点工作深入扎实。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两项改革工作,及时成立了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及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和农业水价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先后组织召开意见征求和协调推进会10次。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发放《贵德县用水户协会知识问答》等宣传资料3000余册,严格落实建设项目招投标、项目施工、资金监管等程序,完成了总投资1067.8万元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程,积极推行“乡镇政府+协会或村委会”工程产权与使用权分级管理模式,使之成为贵德县水利工程管理的主体。
三是改革综合效益明显。改革工作开展以来,完成了257项小型水利工程的产权登记造册工作。发放所有权证257本,使用权证370本,签订管护协议书370份,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13个、协会分会17个、专业合作社2个,布置自动量水设备41处。完成了试点灌区用水量控制指标分解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贵德县农业灌溉用水价格调整方案》,确定了暂按每立方水0.043元、折算每亩年交30.31元的农业用水价格,2015年全县征收水费101.53万元,征收率为94%,实现所征收的水费全部用于2016年小型水利工程维修管护。同时,为规范农业灌溉用水精准补贴范围和节水奖励标准,编制了《贵德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精准补贴及节水奖励办法(试行)》,明确了补贴对象、补贴标准和节水奖励标准。2015年,发放精准补贴11.5万元,工程管护的主体奖励资金10.8万元。
存在的问题:一是我县现行水价标准低,所收水费难以维持工程正常运行维护。且由于农户经济条件有限,仍有部分农户交费困难,群众不愿接受,征收水费难度较大。二是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广难度较大。目前,我县仅6个试点村实施量水设施、末级渠系配套和农民用水户合作组织建设所用资金为1067.8万元,在全县122个村推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所需资金量大,加之我县农业土地零散,农业经营规模化程度不高,推广难度较大。三是核算的农业用水水价高,地方财政压力较大。按照农业水价改革中关于不能增加农民负担,改革后的农业水价实行精准补贴的要求,2015年县财政拨付试点区水价精准补贴11.5万元,若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县财政压力较大。四是农民用水合作组织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协会工程管护组织化、专业化优势发挥程度低,大部分协会仍以全村出动劳力的方式灌水,造成水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浪费、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协会运行困难。五是现代农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等用水组织投资力度不够,节水技术和节水工程普及率低,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益为核心的节水农业规模小,改革创新难度大。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积累探索更多改革工作和工程管护经验,进一步完善小型水利工程管护实际的工程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为在全县范围推广改革成果打牢基础。
二是进一步培训提高农民用水户协会自我管理能力,加强对农民用水户协会会员进行量水仪器使用的培训,使之熟练掌握水利工程现代化管理技术。
三是进一步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积极向群众做好水利改革的宣传教育工作,统一思想认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增强农民参与水利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实现农民用水自治体制。
四是大力推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政府投入和社会力量投入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经营,确保工程管护经费落实到位。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