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智能机器人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贵德新闻>详细内容

贵德县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来源:贵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16-08-02 浏览次数: 【字体:

年初以来,贵德县把治理超限超载工作作为确保道路安全、人身安全的一项重要内容,从路面入手,从源头抓起,严把车辆准入关、严把货源企业监督关、严把经营主体资格监管关,全县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执法力度不断加大、执法机制不断健全、执法环境明显改善,文明用车、安全行车的道路通行理念已深入人心,促进了道路运输秩序的好转,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成立了以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县政府主管副县长、公安局局长、交通局局长任副组长,住建、发改、工商、农牧、质监、交警大队、运管等13个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任务,推进工作落实,形成了全县上下配合有力、协调联动的治超工作机制。同时,加大治超工作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保障了治超工作高效、有序、有力开展。

二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县电视台、今日贵德报刊、微短信平台等媒体,加强对治超工作的宣传。同时,各相关部门组成宣传小队,深入公路沿线、沙石料厂、运输单位,上门宣传《青海省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办法》等法律法规,县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县城中心地点、农牧区和治超点发送宣传材料2000余份,开展驾驶员法制培训40余人(次),期间,共出动宣传车辆5辆(次),悬挂横幅16条,张贴标语230余张,书写公路墙体警示标语26条。通过多渠道、多角度的开展宣传活动,壮大了舆论声势,使超限超载运输的危害性深入人心。

三是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坚持“属地管理、政府领导、综合执法、各司其职”的工作原则,各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协同作战。在加强源头巡查与主要出入路口检查的同时,在尕让乡阿什贡、拉西瓦镇尼那等重点路段设立联合治超检查点,检查过往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现象,对查扣的车辆一律过磅登记,超限超载的从严从重处理。特别是加大对砂石企业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货运车辆称重检测制度,落实进出厂区的车辆状况、道路运输证和驾驶员从业资格证登记制度,从源头限制“双超”车辆上路行驶。上半年,共检查车辆110余辆,查处超限超载车辆17辆,依法卸货130吨,劝返51辆,批评教育超限超载运输的驾驶员55人次,有力震慑了超限超载的违法运输者和经营者。此外,采取两个“主动”,助推治超工作稳步推进。即:成员单位主动向县政府按时上报治超情况,使政府领导对治超工作认识到位,了解和支持治超工作;成员单位主动加强联系、配合,保证移送、抄告制度的正常实施,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业主协助的治超工作机制。

四是严把源头,依法治理。县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深入各源头货运企业摸底排查,与各货运企业签定了《货运源头超限超载管理目标责任书》和《货运企业源头装载承诺书》,明确了货运源头企业的治超职责和义务。同时,将金桥建材有限公司、闽乐砖厂2家企业确定为源头重点货源单位,并对确定的源头货源单位实行建立治超管理档案、台帐的方式,加大管理力度,力求从货运源头抓好落实。

五是专项行动,成效显著。组织执法人员深入货物源头、运输企业及货运散装车辆相对集中路段,对不按规定装载货物,货物运输途中扬撒等行为进行重点整治,有效遏制了货物运输车辆脱落扬撒现象,全县城乡道路的清洁和安全情况得到有效改善。同时,为巩固集中整治工作成果,县政府成立了贵德县砂石料整治长期专项工作组,从县国土、发改、环林、水利、工商、公安、交通、航运等8个部门各抽调2名工作人员长期开展巡查工作,对全县乱采乱挖和运输经营砂石料资源行为依法进行专项整治,从源头上有效遏制了超限超载现象。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