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村规民约建设 强化自我管理能力
(通讯员:力太才让)今年来,贵德县紧紧围绕法治贵德建设,坚持把村规民约作为推进村民自治、依法治村的有效手段,积极引导村民参与村规民约修订完善工作,村民依法参与村规民约修订完善工作,村委会依规执行村规民约,有效提高了农牧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村级治理水平。
注重四个环节,确保依法依规制定村规民约。将村规民约修订完善工作作为一次规范民主自治的过程,注重从四个环节入手,积极引导村民参与村规民制定工作。一是注重宣传发动环节,组织包村干部、驻村工作组等力量,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两委”班子会议、入户宣讲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等法律法规。大力宣传修定完善村规民约的目标意义、方法步骤、具体要求,有力营造了人人参与村规民约制定和人人遵守村规民约的良好舆论氛围。二是注重征求意见环节。驻村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按照合法性、使用性、通俗性、动态性、广泛参与的原则,拟定了村规民约初稿,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修改。经过再三修改,形成村规民约意见稿。三是注重审核环节。各村将形成的村规民约意见稿上报乡镇党委、政府,并由乡镇党委、政府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合法性审核,对有违政策、法律、法规的条文提出了修改意见建议,确保了村规民约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四是注重表决通过环节。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由(全体村民代表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对乡镇党委政府审核通过的村规民约进行依法表决。表决通过后,各村及时张榜公布,并将村规民约印制成册,分发到各户。期间乡镇干部全程参与、指导、监督,群众遵照民主法定程序进行修订完善,确保了修订过程不走过场。
坚持五项原则,确保村规民约发挥应有作用。从四个方面入手,严把村规民约内容关,确保村规民约的可操作性。一是坚持平等原则。各村坚持村规民约面前人人平等,户户都要接受村规民约的约束,家家都能受益于村规民约的好处。同时,提倡男女平等、尊老爱幼、重视教育,倡导尊老敬老养老新风,改革有关陈规陋俗,提倡喜事新办、厚养薄葬等。二是坚持源头治理原则。重点将宅基地划分、责任田分配、拆迁补偿、村集体利益分配等问题纳入了村规民约。拉西瓦镇叶后浪村把不代养其他村社牲畜纳入了村规民约。河东乡边都村村规民约要求禁止村民将自来水用于人畜以外的用途,以及各社轮流浇灌农田的时间和顺序做了规定。城西社区创新服务群众方式,建立“三联三心”工作机制,“三联”,联辖区党员、联辖区在职党员、联共建单位;“三心”,设立社区老年人间照料中心、社区爱心超市、社区爱心墙,有效解决了居民群众生活、就医、上学的实际困难和小区环境整治难、管理难、居民办事难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社区服务水平。三是坚持实用性原则。根据本村风俗习惯和群众基础等实际,尽量把村里的一些得到群众认同的小政策、土办法合法化,作为村规民约的重要内容,使村规民约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兑现。河东乡麻巴村结合村情实际,建立了“一件事在一张表上反映、在一面墙上公示、用一条微短信公布、村监督小组对所公开事项的真实性进行一次全程监督、建立一本村务公开台帐”的“6+1”工作法。四是坚持利益导向原则。各村根据各自经济发展水平,挖掘出了本村各项奖惩措施。有些村对不赡养老人、游手好闲等不良风气提出了治理办法,对遵守村规民约的家庭优先考虑评定为“五星级文明户”等,为创建幸福和谐新“村庄”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五是坚持执行过程公开原则。执行是村规民约产生效力的途径,各村村民重点关注执行过程的透明度,各村委会更加注重执行过程公开化。河东乡边都村总结了执行村规民约过程“五步”法,第一步:村民将违规情况及时反映给村“两委”班子;第二步:村“两委”班子查明事实,收集证据;第四步:由村民监督委员审核认定证据;第四步:由村支部书记组织召开村“两委”班子或村民代表大会集体讨论处理决定;第五步:将处理决定张贴公示,由各社社长以书面形式送至本人手中,并由村会计负责存档备案,切实提高了村规民约的公信力而和执行力。
服务全县重点工作,村规民约制定执行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村规民约制订完善工作作为一次法制宣传教育的过程,有效推动了基层民主法制化进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一是有效推动了基层自治组织精神文明建设。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是一次农牧民群众积极参与民主法治建设和依法自我管理的实践活动,多数村规民约针对实际,制定了关于破除迷信、移风易俗、尊老爱幼等条款,这是基于全体村民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认可和继承,促进了乡风文明,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精神动力。二是有效推动了基层自治组织生态文明建设。将清洁卫生、清洁生产以及禁止乱砍乱伐、禁止私占草场、禁止抢牧乱牧等文明行为纳入了村规民约,引导广大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生产和环保习惯,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农牧民美化家园、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三是有效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村规民约对村民在生产生活、邻里家庭、社会治安、平安建设、公共道德方面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填补了法律、行政处罚不能涉及的空白,在维护稳定中发挥了“第一道网”的作用。通过学习、宣传村规民约,村民的是非观念不断增强,民间纠纷、治安案件得到有效预防,安全稳定形势明显好转。四是有效促进了精准扶贫工作。村规民约修订完善和执行过程要求各村民学习掌握和运用法律法规和各项惠民政策。在村规民约的倡导下,部分村委会自发建立了以贫困学生、孤寡老人、重大疾病患者为主要帮扶对象的资助机制,促进了人与人的和谐,较好地推动了精准扶贫工作。五是有效改善了干群关系。村规民约加强了对村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监督,由于村务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进行,村里的大事需要由村民代表大会集体决定,增加了村务的透明度,提高了农牧民当家作主的意识。同时畅通了村民与村干部之间沟通的渠道,加强了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交流,使村民对村务更加了解,有效消除了村民对村干部的误解,进一步融洽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