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相连 心手相牵 贵德青少年南通研学行
蝉鸣声起,热浪拂面。在这炎炎夏日,贵德县的21名青少年代表暂别熟悉的家乡,背上求索的行囊,跨越2000多公里来到江苏南通,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研学之旅。
在这片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与现代创新活力的土地上,他们或穿梭于历史古迹,触摸文明的脉络;或驻足于知识殿堂,探寻创新的密码;或投身于实践场所,体悟成长的真谛。在行走中,知识变得鲜活,世界越发清晰,一段段融合学习、实践与成长的旅程,不仅让高原学子触摸到东部沿海的现代脉搏,更在运河畔、校园中、绿茵场上,在历史的回响与现代的活力中,完成了一次文化与成长的双向奔赴。
运河畔探寻岁月留下的痕迹
历史的长河中,每一处遗迹都藏着文明的密码;红色的基因里,每一段故事都激荡着信仰的力量。这个夏天,贵德学子沿着历史的足迹,在研学中与传统对话,与初心共鸣。
走进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高原学子开启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寻根。馆内陈列的隋唐运河砖石、宋代漕运船模、明清水利工具,配合沉浸式数字影片与互动电子沙盘,将大运河“通南北、连古今”的繁荣景象生动再现,同学们无一不被这一伟大工程所震撼,更为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毅力所折服。学生代表多杰龙主站在全息投影的“运河商贸图”前惊叹道:“原来课本上的‘漕运’是这样热闹,船只穿梭、商人往来,就像现在的物流中心一样。精美的文物,逼真的场景复原,生动展现了大运河的千年变迁,特别是沉浸式的体验,让我真切感受到了它曾经的繁华。”
“78年前,华中野战军在这里打响了苏中战役,历时45天,七战七捷。”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学生们来到苏中七战七捷纪念碑前瞻仰学习。随后走进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在各个展厅内,珍贵的历史图片、翔实的文字资料以及逼真的战斗场景,生动地再现了苏中七战七捷的壮丽画卷。在粟裕大将纪念大厅,学生英措仔细地端详着展现这段历史的图片,有感而发道:“今天我有幸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了七战七捷博物馆,一幅幅充满艰辛岁月的图片,深深感染着我,听了粟裕将军的英雄事迹和大无畏精神,我内心深受感触,我们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所以我们更要珍惜现在的时光,好好学习。”
领略非遗之美 感受文化传承
研学不止于“看”,更在于“做”;不止于“知”,更在于“行”。这个夏天,贵德学子在文化体验、参观交流中,体悟责任与担当,拥抱更广阔的世界。
同学们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深入感受这所国家级示范高中的教育氛围与文化底蕴。走进广福教院大殿,以物观史,感受华夏文明的厚重感;步入将军楼,红色文化鲜活地呈现在眼前;物理创客实验室和机器人社团活动室,让他们近距离触摸科技的魅力,感受创造的无限可能。图书馆、红学馆、文创馆,则为这场研学活动增添了浓厚的人文气息,构建起一场知识与文化交融的沉浸式学习盛宴。
在江苏华艺集团,同学们亲身感受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从古朴典雅的民间纹样到现代创新的时尚设计,一件件扎染作品跨越时空,诉说着千年技艺的传承与演变。同学们驻足观赏,在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的交融中感受扎染艺术的永恒魅力,感悟中华美学的深厚底蕴。
为让同学们亲身感受非遗的魅力,还特别设置了扎染体验环节。在工艺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亲手尝试扎结、浸染、固色等核心技法。一方素布,数道工序,指尖翻飞间,蓝白渐变的纹样悄然绽放。当亲手制作的作品徐徐展开时,惊喜与自豪洋溢在每个同学的脸上。学生拉毛吉看着自己亲手做的扎染方巾后激动地说:“今日有幸体验了扎染,看着一块普通的布料,经过绞扎、染色等工序,竟能变幻出如此美丽而不可复制的图案,真是神奇,这不仅是一次有趣的手工艺体验,更让我认识到祖先的智慧和中华非遗文化的宝贵。”
此次研学行,还特意安排了一场贵德青少年代表团与海安紫石中学女子足球队的足球友谊赛。赛场上,双方球员你追我赶,拼劲十足,孩子们在球技切磋中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与友谊。“今天非常开心来到海安,跟这里的同学们踢了一场友谊赛。他们的球技非常棒,我很佩服,很期待下次能够继续来到海安玩。”学生多杰措毛说。
终场哨响,比赛落幕,但情谊的纽带仍在延伸,交融的故事远未结束。这种“以球会友”的交流,不仅让高原学子感受到南通“体育之乡”的活力,更在绿茵场上架起了苏青两地少年的友谊之桥。
苏超赛场 足球架起山海桥梁
“南通加油!南通必胜!”8月17日晚,如皋奥体中心内,21名贵德学子高举着“天下黄河贵德清,南通战狼横扫绿茵!”的横幅,为“苏超”南通队对阵连云港队的比赛呐喊助威。看台上,一声声稚嫩却响亮的加油声,正从他们口中奋力喊出,同学们身着藏服和写有“南通加油”的文化衫,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庞因兴奋涨得通红。藏语的助威声与汉语的呐喊声奇妙交织,在空气中碰撞、融合,汇成一股奔腾不息的热流。
当南通队以5:0大胜时,“贵德球迷方阵”与人海一同振臂欢呼。学生达娃曲珍攥紧助威棒,手心冒汗:“第一次现场看这么激烈的比赛,南通队的技术和配合太厉害了,我要向他们学习,未来站上更大的舞台!”
“孩子们都非常兴奋。这次活动,是两地情谊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的种子,更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写照。”观赛现场,看着眼前的一幕幕,带队老师贾小峰满眼欣慰。
从参观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到走进海安高级中学感受教育氛围,从来到南通滨江公园欣赏波澜壮阔的江景,到沉浸式感受“苏超”的热情与活力,此次“看‘苏超’,为南通打”青少年交流研学活动,通过教育交流与实地考察,不仅进一步拉近了贵德与江苏之间的距离,更在两地学子心中种下了文化交融与民族团结的种子。
除了丰富的交流活动,贵德还借此机会举办了“遇见苏超 邂逅贵德”天下黄河贵德清走进江海南通文旅推介会,向30余家旅行社、10位自媒体达人和广大球迷朋友大力推介了贵德美景美食,并诚邀大家到贵德旅游,登拉脊山巅观云海日出,于玉皇阁上望层林尽染,在千姿湖畔赏百鸟翩跹,实地领略贵德的自然之韵与人文之美。
大美贵德,江海有约。贵德于黄河之源守望清澈,南通在长江之尾拥抱浩瀚。两地虽遥隔2000余里,却因苏青对口支援协作而心手相牵、情谊深植。这场跨越山海的相遇,不仅是地理的联通,更是文明的对话、情感的共融。来自高原的青少年们,通过研学之旅走进江风海韵之城,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拓宽视野、汲取养分;南通的智慧与资源也如江水溯流而上,为贵德注入新的活力。从教育互助到产业协同,从文旅交融到民生共进,两地的协作已超越帮扶,升华为双向滋养、共同成长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它既为贵德特色产品打通出山路、为旅游品牌点亮知名度,更在更广阔的领域铺就了一条情感相系、梦想相连的锦绣之路——仿佛长江与黄河,虽各有征程,终同归瀚海,共绘一幅“苏青一家亲”的壮美画卷。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