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智能机器人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贵德新闻>详细内容

“小食堂”托起“大幸福”

来源:贵德县河西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5-08-14 浏览次数: 【字体:

清晨八点,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河西镇贺尔加村,党组织关爱老年人驿站的后厨已热闹起来。厨师石艳丽熟练地掀开锅盖,羊肉汤的浓郁香气瞬间弥漫整个厨房。“今天给老人们准备了粉汤和包子,大家牙口不太好,羊肉可得炖得软烂些。”她一边搅拌着汤勺,一边仔细地叮嘱帮厨的志愿者。

图片

窗外院子里的石桌旁,30多位老人正惬意地下棋、聊天、晨练,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轻松愉悦的笑容,这样温馨和谐的场景,如今在河西镇的多个村庄早已成为常态。

图片

近年来,河西镇党委积极探索“党建红”引领“夕阳红”的养老模式,将党建工作与民生事业深度融合,把对老年人的关怀融入基层治理的每一个环节。先后在贺尔加、贡拜、上刘屯等6个村建成党组织关爱老年人驿站,并在本科村设立日间照料中心。这些养老阵地不仅为老人们提供了社交、娱乐的场所,满足了他们的精神需求,还切实解决了老年人日常照料的难题,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暖心饭”,尽享“舌尖”上的幸福。

图片

“我们食堂用的牛羊肉,都是从本村群众杨本才让家采购的,这样既帮助农户增加了收入,又能让老人们吃上新鲜的本地牛羊肉。”贺尔加村党支部书记王青春指着墙角的菜筐,眼里透着实在,“蔬菜是村委会菜园子自个儿种的,有辣椒、西红柿、黄瓜、豇豆……天天换着样儿吃鲜的。”这不经意的举动,成了乡村振兴里的一股小暖流。

图片

在贡拜村食堂门口,白板上写着一周的食谱,周一萝卜炖羊排、周二青稞面片、周三焪洋芋……每天的菜品都精心安排。党支部书记秦永霞展示着刚从村委会菜地采摘的板蓝根青菜,高兴地说:“优越的地理环境滋养的板蓝根青菜,维生素C含量高,是专给老人们量身定做的‘养生菜’,吃着踏实!”

为了让老年群体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老年人驿站的菜单主打家常口味,每一道菜品都严格遵循清淡、少油、少盐、少糖的原则。软糯的米饭、清炒的时令蔬菜、少油的炖汤、无糖的粗粮粥……这些用心烹制的饭菜,不仅满足了老人们的味蕾,更悉心守护着他们的健康。“以前一个人在家,吃饭就是咸菜就馍馍,随便凑合一天。现在可不一样了,每天吃得营养又丰富,让我们这些老人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党的关怀!”84岁的空巢老人张兰芳捧着热气腾腾的饭菜,眼角满是幸福的皱纹。

图片

除了饮食保障,驿站还十分注重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上刘屯村党支部书记张玉录笑着说:“这里老人们不光吃得舒心,日子过得也格外充实!”驿站配套的老年人活动中心,已然成为老人们的“欢乐天地”。饭后,老人们可以在这里喝茶、聊天、下棋,或者围坐在一起看电视。活动中心里的按摩椅是70岁的袁昨梅老人的最爱,“我腿脚不太方便,每天来按一按,感觉舒服多了。”妇女们则喜欢聚在一起做鞋垫、缝香包。张学芳老人每周都会来这里唱歌跳舞,累了就到休息室休息,在阳光下,大家唱歌、跳舞、聊天,日子过得自在又惬意。

为了让老人们更有劲头参与村里的事,驿站想出了积分兑换的新招,围绕健康养生、文化娱乐、志愿服务等多个维度设置积分项目,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驿站组织的各类活动。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参与积分兑换的老年人有序地兑换到卫生纸、扫把、垃圾桶、衣架、洗洁精、洗衣粉等生活物资。黄玉兰捧着刚换的洗洁精,笑得合不拢嘴:“每周一打扫村子卫生,我次次不落,10个积分换瓶洗洁精,家里正好快用完了,这实惠得很!”

图片

贡拜村的医务室里,村医赵红刚正给老人们量血压、测血糖,桌上的健康档案记了满满几本。“每月都给老人们体检,谁有慢性病,我们心里门儿清。”说话间,县藏医院的专家正讲着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听完讲解老人们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也吃下了“定心丸”。

“老人的需求在哪里,我们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便捷舒适的养老服务,过上‘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幸福生活,是我们的初心。” 上刘屯村党支部书记张玉录说。“在这里,我既能吃上暖心饭,又能参加健身、下棋、唱歌跳舞,日子过得热闹又安心,这才是真正的‘享’老生活,现在退休了我要把自己的价值发挥在家乡,积极为村级事务建言献策。”下一步,河西镇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把“幸福食堂”建设作为民生实事来抓,以“办得起”“办得好”“办得久”为总体目标,因地制宜,以点带面,不断探索完善食堂运营管理制度,从一餐热饭入手,用“幸福食堂”建起党群服务“连心桥”,筑起广大群众“幸福圈”。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