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德县“八五”普法工作综述
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贵德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中央及省州关于普法依法治理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创新构建精准化、多元化的普法模式,扎实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实施,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成效显著,公民法治素养持续提升,法治氛围日益浓厚。
政治引领抓统筹,高位谋划强责任。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始终坚持党统领“八五”普法工作的思想不动摇,县委依法治县委员会下设县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统筹谋划、指导和推动全县“八五”普法工作,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政协监督的普法守法工作机制,为“八五”普法规划各项任务全面落实奠定了组织基础和制度保障。二是安排部署到位。制定印发《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县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形成了党政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参与的普法新格局。三是考核监督到位。将普法工作纳入全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采取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检查考核与法律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开展普法指导、督导和考核工作,做到普法工作年初有安排、日常有督导、年终有考核。四是经费保障到位。围绕“八五”普法目标任务,及时向县政府申报每年人均2元的普法专项经费,确保了“八五”普法工作有序推进。五年来县委、县政府累计投入314.26万元,有力地保障了“八五”普法工作的全面落实。
聚焦重点对象强措施,抓住关键环节抓落实。
一是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紧盯“关键少数”,全面落实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政府常务会议和县委常委会“第一议题”学法制度和领导干部年度述法制度,转发《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运用“述法+点评+评议”工作法,实现领导干部年度述法全覆盖。五年来举办县委中心组学法40场,开展法治专题讲座4场次,新任职领导干部参加任前法律职业资格考试28人次。二是加强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督促各单位建立健全普法学习制度,制定普法学习规划,做到年度有计划、月月有落实。利用法宣在线学法平台,参加法宣在线普法考试4次,参考率均达90%以上;将庭审旁听纳入国家工作人员普法内容,确保每年至少旁听庭审1次,五年来组织旁听庭审活动60余场。三是加强青少年学法用法。选派优秀法官、检察官、民警、司法所长、律师担任全县15所学校的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在全县各学校举办法治讲座204余次;各学校结合实际,利用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这一载体,组织全县各校师生开展基地观摩活动37场2500人次,青少年模拟法庭77场2300人次,开展道德与法治、宪法、民法典主题班会860余场次,征集青少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主题作品236件。四是加强宗教教职人员学法用法。组建“法律进寺院”普法讲师团,深入重点寺院开展“送法进寺院”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法治讲座154余场次,开展集中培训班21场次,召开座谈会15场次,参训人员达2217人次,培养宗教活动场所“法律明白人”8名,发放法律书籍、编印双语宣传资料1.6万余份,宗教教职人员宣传教育面达100%。五是加强城乡居民学法用法。深入推进“一月一主题”普法活动,组织法律服务工作者,采取“集中宣讲+分类宣讲+专题宣讲”的方式,分层级、分领域地为群众讲解法律法规知识。五年来共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363余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3万余份、普法宣传品11万余份。“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接待咨询2470人次,审查村规民约306份,开展网络直播401场次、法治讲座420场次。六是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学法用法。依托“贵德县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工作站”,组织力量深入企业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宣传解读暨“法治体检”活动89场次、“送法进企业”55余场次、“检察护企”专项行动12次、“诚信兴商”系列宣传活动65次,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突出全民守法强基础,围绕重点求突破。
一是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宣传教育。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等内容的学习宣传工作。五年来开展集体学法40场次,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向面上拓展、向基层延伸、向群众贴近。二是加强宪法宣传教育。充分结合每年“12·4”宪法宣传日等时间节点,认真组织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和宪法宣传周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宪法知识深入人心。五年来,共举办“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等集中宣传活动4场次,其他各类宣传活动1260场次。三是加强民法典宣传教育。持续深入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开展民法典集中宣传活动5场次,常态化宣传1080余场次,编印通俗易懂的民法典辅导读本7万余份,推动民法典融入群众日常生活、融入基层治理、融入法治实践。四是加强党内法规宣传教育。印发《海南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清单》,促进党内法规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制定印刷《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宣传资料,为进一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奠定了基础。五是强化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利用“六五”环境日、世界水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专项宣传活动6场次,其他系列宣传活动320场次,向社会公众普及生态环境法律知识,增强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法治观念。
强化特色品牌打造,创新普法宣传形式。
一是创新普法宣传方式。创新普法载体和普法产品,组织开展社区矫正、民法典、法律援助等线上有奖答题活动11次,组织拍摄以反校园霸凌、防电信网络诈骗等内容为主题的普法微动漫8部。二是打造双语线上普法平台。打造“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直播间”,开通线上藏汉双语直播,普及法律知识、提供在线法律咨询和解答法律问题。开播以来累计点击量达到30万余人次,有力提升了普法宣传效果。三是开展“第一责任人”普法直播活动。制定印发《关于开展第一责任人“法律直播”云课堂活动的通知》《关于在全县开展普法直播活动的通知》,由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或业务骨干在一村一法律顾问直播间讲授群众关心的行业部门法律法规320余场,推动了普法与守法双向互动。
注重法治阵地建设,筑牢法治宣传根基。
一是打造法治文化宣传阵地集群。建成法治文化公园1处、法治文化小区4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1处、模拟法庭1个、禁毒教育基地1个,法治文化长廊32处,法治宣传亭38个,法治文化宣传栏98个,法治宣传长椅400余个,法治文化宣传阵地建设覆盖率达100%。二是补齐基层阵地建设短板。共建立乡镇法治辅导站7个,设置法律图书角133个,在玉皇阁景区、文化馆、图书馆等场所设立“法治宣传角”4个,让群众在文旅活动中潜移默化接受法治教育。三是大力推进法治文艺繁荣发展。利用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推进法治文化进乡村、进社区。五年来编排《民法典孕育好少年》《孝道》《小品-化解》《学法守法莫犯法》等文艺剧目6部,让法治文艺更接地气、更聚人气、更有生气。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