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智能机器人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贵德新闻>详细内容

常牧镇干群同心 当好防汛一线“守夜人”

来源:常牧镇 发布时间:2025-07-23 浏览次数: 【字体:

近期,正值防汛“七下八上”关键防汛期,形势严峻复杂。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常牧镇党委政府严格落实省、州、县防汛工作安排部署,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转化为务实作风、实干精神,主动出击牢牢把握防汛工作主动权,闻“汛”而动,“迅”速出击,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迅速部署,压实防汛责任

雨情就是号角,汛情就是命令。镇党委、政府第一时间响应预警信息,先后召开五场防汛工作安排部署会和调度会,传达学习省、州、县委领导指示批示及防汛会议精神。并及时成立常牧镇防汛工作专班,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确保防汛指挥体系24小时高效运转,各级责任人全部到岗履职,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为全镇防汛工作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图片

下沉一线,筑牢防汛屏障

一是全体干部职工、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县直联点单位下沉干部全员参战,严格落实镇、村两级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带队下沉到村开展防汛安全隐患排查150余次。二是镇防汛工作专班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村内大喇叭及时向各村(社区)转发预警信息111条、气象预报14条、防汛应急科普视频7条、工作提醒提示8条,确保预警信息精准快速传递。三是严密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24处,及时协调挖掘机清理河道、渠道、排洪沟共6处2.3公里,重点对周屯村、干果羊村排洪渠淤泥、防洪加固加卜查河道进行清理。对全镇河流、涝池、堤坝、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区域进行全覆盖检查,针对7个涝池和15个河段风险点,设立道路安全警示牌10个、沿河设置防溺水警示牌7个、更换安全井盖3个,隐患动态全面清零。四是应急队伍建设与物资储备根据汛情一体推进,镇机关、各村、社成立应急队伍27支560人,全员全时集结待命,随时准备奔赴一线,储备卫星电话9部、编织袋4000条、雨衣50套、雨靴86双、铁锹70把、喊话器291个、手摇报警器27个、救生衣10件、沙袋300个、发电机1台、抽水泵1台、帐篷11顶、预备装载机2台、挖掘机2台,通过扎实的物资储备,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五是人员转移方面,自全州启动四级响应以来,全镇共转移群众40户,139人。人员转移随时按照汛情发展做好应转尽转。村“两委”干部及时与夏季牧场群众保持联系,发送预警信息以及防灾救灾自救知识,对坐圈群众进行劝离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面落实“叫醒叫应”机制,做到随时预警随时转移。

图片

此次防汛工作中,镇党委政府统筹协调,镇机关应急队伍、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等迅速集结一线。大家冒雨排查隐患、转移群众、抢修设施,昼夜坚守不松懈。从逐户劝说转移到妥善安置物资,从协同排险到贴心服务,用实干诠释担当,以行动践行宗旨,不断筑牢防汛“安全堤”。

警钟长鸣,做好下一步工作

当前已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此阶段正值降雨集中期,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易发多发,防汛形势严峻复杂。常牧镇党委、政府将加强“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的能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压实一对一包联责任,确保每个隐患点、每处风险区都有人盯守、有人负责。严格执行“叫醒叫应”机制,对预警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村,结合雨情水情动态研判,科学果断组织群众避险转移,坚决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绝不因侥幸心理留下安全隐患,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图片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