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智能机器人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贵德新闻>详细内容

河阴镇:以学习教育“学查改”同步推进巡察、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工作落地见效

来源:贵德县河阴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5-07-09 浏览次数: 【字体: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河阴镇坚持把“学查改”一体推进作为抓手,通过压实责任、靶向发力、动真碰硬,推动学习教育与县委巡察、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以务实举措筑牢作风建设根基,切实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以学为先强根基。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落实巡察、审计反馈问题整改的前提和基础,将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与县委巡察、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紧密结合,采取“督学”“研学”“警醒学”方式,确保以学促改、以学增效。领导班子督促学。班子成员按照包片就是包责要求,按照《贵德县村(社区)及两新领域党组织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指导方案》,主动参与指导村(社区)党组织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开展的学习活动,指出存在问题,征求意见建议,坚决防止学习教育跑偏走样。支部组织研讨学。各村、社区逐章逐节、原汁原味地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等学习内容,截至目前,已严格按照学习计划开展理论学习127次。围绕学习教育三次研讨主题,积极开展研讨交流,碰撞思想火花,凝聚发展共识。同时,注重分层分类,对年老体弱党员、外出务工党员送学上门112人次,推送学习内容30期,进一步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向心力。警示教育警醒学生。巩固州县联动深入乡镇开展“以案示警”工作成果,督促党员干部加强自我约束,坚决杜绝发生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围绕《中国共产党章程》《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省委违规吃喝“十严禁”“九条措施”和州县委部署要求等,各村、社区以中央、省州县层面通报的典型案例为鉴,按照“三必谈”要求开展谈心谈话246人次,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对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以查促改找根源。坚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深刻剖析不足,查找问题根源,各党支部“开门纳谏”“对照查摆”,提升问题查摆精准度。“开门纳谏”。搭建“线上+线下”立体纳谏平台,线上主动对接12345政务服务热线、“红管家”微信群等方式,收集问题意见和建议,将基层治理与“开门纳谏”深度融合,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受理;线下以走访群众、设立意见箱,结合政协“有事好商量”协商议政及镇人大代表意见建议方式,广泛征集农牧民群众、党员干部对干部作风、行政效能等方面的意见28件,为靶向整改提供有力支撑。“对照查摆”,对照“2个清单28个方面突出问题”及基层“四风”10种隐形变异表现,县委巡察和审计反馈问题,动态管理问题清单与整改台账,对查摆问题实行“分类梳理、集中整治、销号管理”。截至目前,镇党委班子累计查摆问题31条,纳入集中整治17条,已完成11条;班子成员查摆问题89条,纳入集中整治60条,已完成41条;村(社区)党支部查摆问题130条,纳入集中整治121条,已完成112条,推动问题整改落地见效。

以改促治见实效。坚持把为民办事作为学习教育可感可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行立改、标本兼治,镇村两级党组织慰问党员群众40余人,办实事250余件,调处矛盾纠纷33起,排查整治安全隐患55起,以整改实效检验学习教育成果。上下联动改。强化与县直部门双向互动,针对基础设施不健全、渠道灌溉不通畅问题,联合县卫健局、水利局、交通局等相关部门,清理各村灌溉渠道14.7公里,疏通山洪沟2750米,平整硬化村内道路150米,保障群众出行;完善农村医疗保障,新建城东村卫生室一处,配套医疗基础设施,让群众健康有“医”靠。形成合力改。镇村两级合力推动完成城西村、郭拉村大棚复耕、灌溉渠道等事项;针对州委提级巡察反馈“群众饮水难问题”,新建红柳滩村蓄水池500立方米,解决群众日常用水问题。主动落实改。将学习教育同巡察整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结合起来,追损挽损扶贫建设项目分红资金2万元,引入第三方运营单位成功运营张家沟农副产品加工车间建设项目,配套一批基础设备,预计增加村集体收益15万元。促进转变改。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抓整改、抓落实,逐项分解巡察、审计反馈问题整改任务,村、社区定期汇报整改情况、总结整改结果,实行销号管理。截至目前,县委巡察反馈的立行立改的5类34个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审计反馈的立行立改与限期整改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