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西瓦镇:乡村“颜值”在线,整治“火力”全开
夏日时节,拉西瓦镇全域呈现出生态宜居的壮美画卷,巴卡台草原绿茵如毯,索格雪山云雾缭绕;传统藏式民居鳞次栉比,乡村道路纵横通达,自然景观与人文风貌交相辉映。这一生态宜居新图景的形成,是拉西瓦镇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乡村振兴战略,以“党建+生态”双轮驱动,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生动实践成果。
强化党建引领,构建环境整治责任体系
“大家一起使劲,这块顽固垃圾必须清理干净!”拉西瓦镇政府大院内劳动的场面热火朝天。拉西瓦镇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1+N”联动机制为抓手,构建起全域环境整治责任网络。今年以来,通过召开11次专题工作部署会议,系统谋划整治任务,逐级压实工作责任。领导干部带头示范,组织机关党员干部、驻村、驻寺干部率先垂范、躬身入局,在集镇、镇政府办公楼、镇政府大院开展“大扫除”专项行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镇党委、政府的带动下,全镇10个村社迅速响应,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正如昨那村村民南见多杰所言:“通过设置建筑垃圾集中处置点,每周开展常态化清理,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善。”
坚持生态优先,实施综合治理系统工程
拉西瓦镇立足生态保护与环境整治协同推进,统筹实施系列综合治理举措,推动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提升。推进生态修复工程,扎实推进共和盆地沙漠化防治项目,累计完成治理面积6.42万亩;实施草原生态修复工程,完成补播改良及围栏建设151公里;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新增绿化面积3380平方米,对2864株公路沿线树木实施精细化管护。开展河湖治理行动,深入推进河湖“清四乱”专项整治,全面清理扎西香卡河等重点河道垃圾90立方米,依法拆除农户周边残垣断壁4处,实现河道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在G310国道沿线、巴卡台草场等重点区域设置文明提示牌14处,构建周一、周五集中打扫,周二至周四生态管护员打扫的“生态管护员+村民自治”的常态化管护体系,确保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
凝聚共治合力,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拉西瓦镇坚持问题导向,从细微处着手,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通过开展河道清淤、经幡整治、牲畜尸体无害化处理、网围栏建设等专项行动,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如今,漫步村巷,曾经的建筑垃圾堆放点变身美丽绿地,河道沿线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环保意识显著增强,垃圾主动投放成为自觉行动。正如尼那村群众卓么本所说:“随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夏天G310国道沿线游客越来越多,尼那村路衍微经济的特色农畜产品销售也更加红火”。
下一步,拉西瓦镇将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生态宜居”为目标,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水平,全力打造生态优美、宜居宜业的“魅力拉西瓦”新样板。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