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智能机器人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贵德新闻>详细内容

贵德:幸福村里话幸福

来源:中国网 发布时间:2025-04-24 浏览次数: 【字体:

“老伴儿,歇会儿啊……”

谷雨过后,气息逐渐温润,阳光轻柔洒落,天气还不算炎热。赵公保直起微微佝偻的身躯,缓缓放下手里的铁锹,招呼着身旁忙碌的老伴,开始了短暂的休憩。

赵公保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西镇幸福村的村民。过完年后,他的儿子便有了封闭院子的计划。这几日,老两口趁着闲暇也来搭把手,为家庭的小改造出份力。

1

整齐的生活环境是如今幸福村的标配。蔡得军摄

十多年前,赵公保从隔壁的化隆县搬迁至幸福村。据他回忆,整个幸福村像他这样的搬迁户共有50家,其中40户来自化隆县,9户来自贵德县尕让乡,1户来自贵德县河阴镇。这些年,凭借着儿子精湛的木匠手艺,日子过得倒也红红火火。

走进赵公保家的院子,喷漆的松木新房气派大方,色泽温润而明亮,高挑的房檐微微向上翘起,恰似飞鸟展翅。窗台下几盆刚刚吐露新芽的绿植,为整个院子增添了一抹清新的生机与活力。屋内,精装修的房间窗明几净,处处彰显着生活的殷实与美好。

“现在的生活好多了,有水、有电,出门就是宽阔的马路,环境也很整洁,看病方便了、孩子上学也近了”。提及搬迁带来的变化,赵公保饱经风霜的脸上洋溢起幸福的笑容,笑容里藏着对如今生活的满足与感恩。

2

幸福村的崭新院墙和宽阔巷子。蔡得军摄

幸福村的蜕变,还要追溯到2024年。那一年,幸福村被确定为青海省和美乡村基本整治型村庄。同年7月,项目正式落地。

“村里很早就实现了道路硬化,但经过多年的风雨侵蚀,道路损坏严重,弯弯曲曲的,宽度也不统一。当时的百姓出行很不方便,很多人都在盼望修好村里的道路。”幸福村党支部书记佘栋回忆起往昔,感慨万千。

在党支部的带领下,村民们齐心协力,对村子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当时县里给村里投了570万元,我们充分利用这笔资金,硬化路面7000平方米,修缮水渠盖板120米,铺设人行道1800平方米、水渠边沟1300米,40#水管100米。”佘栋说。

短短3个月以后,幸福村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狭窄破损的道路变得宽阔平坦,70盏路灯如夜空中的繁星,照亮了村民回家的路。雨水边沟、人行道、过路涵洞、浆砌石挡墙等配套设施全部焕然一新,整个村庄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3

几位当地村民在享受午后时光。蔡得军摄

“刚来的时候,这里全是沙土地,一下雨两脚泥,房子是土坯墙,巷子窄得三轮车都拐不过弯。”赵公保的话语中,既有对过去艰苦岁月的感慨,更有对当下美好生活的赞叹。当说起今天的生活,另一旁老伴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

幸福村的巨大变化背后,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2014年开始,县里给了我们很多扶持政策,从资金投入到项目审批,为乡村建设开辟了绿色通道。”佘栋说,不仅确保乡村建设有充足的资金保障,而且配套完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政策,保障搬迁群众能够安居乐业。

赵公保一家的生活,仅仅是贵德县众多村民幸福生活的一个缩影。2014年以来,海南州全面启动实施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像幸福村这样的安置点在贵德县落地52个。经过10余年的接续努力,贵德县的美丽乡村建设已实现4镇3乡122个行政村全覆盖,让农牧民彻底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历史。

4

当地村民正在田间劳作。蔡得军摄

漫步在贵德县的乡村,目之所及,皆是美好。整洁的村道蜿蜒伸展,错落有致的民居点缀其间。村民们在自家小院里种植着各类花草,微风拂过,送来阵阵芬芳。田间地头,农作物茁壮成长,孕育着丰收的希望。孩子们在新建的广场上嬉笑玩耍,老人们坐在一旁的长椅上,沐浴着阳光,谈论着村里的新变化。

“村子会越来越幸福,未来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在这片土地上,每一个像赵公保一样的村民,都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在贵德县,以幸福村为代表的众多乡村,在时代的浪潮中,破浪前行……

文/蔡得军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