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德黄河边 天鹅舞蹁跹
栖息在贵德黄河湿地的大天鹅。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何敏 摄。
青海日报融媒体1月15日讯(记者 何敏)深冬时节,在贵德黄河清国家湿地公园,一群美丽的大天鹅时而展翼高飞,时而翩翩起舞,为“高原小江南”增添了生机和活力,也表明贵德县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栖息在贵德黄河湿地的大天鹅。青日报融媒体记者 何敏 摄。
贵德黄河清国家湿地公园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整个湿地公园的地势西高东低,总面积8.32万亩,包括黄河夹滩及两岸滩涂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以及黄河两岸森林和灌丛。
栖息在贵德黄河湿地的大天鹅。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何敏 摄。
近年来,贵德县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突出位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大城乡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提升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全面深入细化地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
栖息在贵德黄河湿地的大天鹅。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何敏 摄。
强化对各乡镇河湖“清四乱”、治水项目、督查整改等工作成效绩效考核,倒逼推动河长制工作落实,动态调整各级河湖长,与共和、贵南、尖扎3县签订生态保护与河湖管护联防联控联治协议,开展联合巡查,推进河湖管护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
栖息在贵德黄河湿地的大天鹅。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何敏 摄。
严格执行黄河流域禁渔期制度,查处非法捕捞,加大水生态保护力度,全县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6%,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100%,黄河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Ⅱ类标准。
栖息在贵德黄河湿地的大天鹅。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何敏 摄。
在保护的同时,贵德县也在治理上下足了功夫。建立健全河湖管护组织体系、制度体系、监督体系、协作体系,持续创新“河湖长+检察长”“河湖长+警长”工作载体,严格落实黄河贵德段管理保护“十条措施”,形成水陆齐抓、管治并举、标本兼治的工作格局。
栖息在贵德黄河湿地的大天鹅。青日报融媒体记者 何敏 摄。
加快推进智慧河湖长制工作,在黄河沿岸重点区域安装太阳能无线预警播报系统和24小时监视系统,以远程监管和重点监管相结合,实现“分段治水”向“全域治水”有效转变。
栖息在贵德黄河湿地的大天鹅。青海日报融媒体记者 何敏 摄。
注重生态环保理念宣传,引导贵德县各族群众由生态利用者变成生态守护者,民众自觉爱鸟、护鸟,绘就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画卷。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