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智能机器人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贵德新闻>详细内容

新街乡:“小豆子”“炒”出人生致富路

来源:海南报 发布时间:2025-01-10 浏览次数: 【字体: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升起来的时候,就会看到菜市场门口一位老人坐着轮椅,缓缓向他的“工位”驶去,这就是家住新街乡新街村的马白克。“腿脚不便是我没有办法改变的,但我觉得我的生活还有很多可能”,凭着这股不向命运屈服的拼劲和顽强拼搏的意志,患有肢体残疾的马白克,用10多年时间,一步一步将豆子炒出名气、用豆子炒出财富,在菜市场不起眼的角落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1964年出生的马白克,已年近花甲,家中五口人。不幸的是,他出生时就因小儿麻痹症导致肢体残疾,腿脚行动不便,出行需要家人搀扶。“作为一家之主,我不想成为妻女的拖累,而且当时我家条件也不好,从小就因为残疾和贫穷吃了很多苦,看着大家都在种大豆,我也想试试能不能用大豆挣点钱。”马白克满含热泪地说着过往经历。

因此,他开始努力学习用拐杖、轮椅出行,看着村里很多农户在种植大豆,在妻子的鼓励下,马白克全家也跟着村里的种植大户种了几亩大豆,虽然有种植大户的指导,但光靠种植获得的收入非常有限。一次偶然机会,马白克在街上看见别人支起锅灶炒大豆,大豆品种和自家种的一样,顾客也很多,看着别人炒豆子就能挣到钱,马白克也萌生了炒大豆的想法,于是,他说服妻子拿出积蓄购置了基本的锅灶,又跟着有经验的老师傅学习翻炒的技术,听上去简单的炒豆子,想要炒得好吃,既要把握好火候,又要掌握翻炒的技术,坐在轮椅上,拿起大铁铲的他从不喊苦不叫累,经年累月地练习后,马白克终于掌握了炒豆子这一技之长,在菜市场门口支起了自己的摊位,全家收入也增加了6-7万。

“大夏天,气温得有三十八九度了,这个阿爷冒着大汗还在门口翻炒,锅底的火焰都冒出锅沿了,但是热气腾腾的大豆、小豆都整整齐齐地排在眼前,什么时候去都能买到。”这是老顾客对他的评价。

“现在的市场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繁华,附近很多商铺都关门了,但马白克所在的那个角落总是能听见豆子翻炒的沙沙声,家人也劝他换个地方,但他觉得老地方才能让顾客吃得安心。”这就是马白克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市场门口的原因。

在这个网络时代,马白克的炒豆子也借着互联网的东风,拓宽了他卖豆子的销售渠道。白天在市场门口边炒边卖,晚上打开短视频APP,就可以看到马白克正在欢迎大家进入他的直播间。

“虽然只有他一个人在重复的介绍,但每次打开直播间都有几十、甚至几百人在线,每次在直播间买的豆子,包装得非常严实,味道也和平时没什么区别。”一位经常从网上购买的顾客说道。

“刚开始直播间里卖出去的豆子基本上是本县的顾客,但现在已经可以发到全省各地,顾客的好评也非常多。”马白克高兴地说着。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马白克老人街边的坚守是无数新街群众自主创业的缩影,在鼓励群众“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氛围中,全乡各族群众在家门口种养殖、走出新街开饭馆、开店铺,务工途径越来越多样化,富有新街特色的麻吾油馍馍、贡菜干、蒜苗等产品逐渐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群众增收致富的路子也越走越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引擎”。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