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德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综述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启动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州经普办的精心指导下,在全县各级普查机构和各成员单位的协同合作下,在全县普查对象的积极配合下,全县普查“两员”充分发挥真干苦干实干的作风,以奉献践行初心使命,以坚守彰显责任担当,不怕苦不怕累,持续作战、不畏艰难,现已高质量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后续将按既定工作部署,扎实有序推进资料开发和成果发布,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立足于“谋”,夯实基础强保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县委副书记、县长为组长,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为常务副组长,10个主要部门为副组长,30个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常态化研究解决日常重点难点问题。二是筑牢一线根基。按照普查工作要求,全县7个乡镇均组建普查机构,细化工作职责,统筹推进和抓好普查日常工作,督促引导辖区普查“两员”全力推进工作落实。三是明确普查区域。绘图人员赴各乡镇、村、社区逐一核实各个普查区建筑物信息,全县共划分普查区133个,普查小区151个,标绘建筑物2333个,超前完成并全面通过审核验收。四是凝聚部门合力。积极主动与县委编办、县民政局、农牧局、司法局、宗教局、交通局、市场监管局、税务局等部门对接,多方位收集、比对、整理、剔重,建立了县级“五经普”清查底册。五是选优配强力量。从各成员单位抽调普查“两员”85人,并将县统计局全体干部职工纳入“两员”队伍,最终确定“两员”共计107人,其中普查指导员41人、普查员66人。六是保障普查经费。按照“确保工作需要,勤俭节约办事”的原则,2023年安排普查工作经费15万元,2024年安排42万元,普查经费的足额、及时到位为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七是完成清查工作。清查底册中我县单位个数为2636个、个体户5908户,分别占全州的23%和21%。通过多方努力,单位清查率达100%,个体户清查率达85.8%(其余不存在)。
突出于“效”,多维发力强宣传。一是聚焦主流媒体。通过“贵德政府”“贵德统计微讯”微信公众号、“贵德县融媒体中心”视频号,及时推送“五经普”等相关知识达60余条,同时利用微信工作群、各村网格群、村民群等信息群广泛转发100余次,阅读量达3000余人次。二是聚焦热点活动。利用重大活动时间节点,做到逢活动必宣讲,累计组织和参与活动达20余次,发放奖品500余份,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抽纸纸杯和手提袋等宣传物品5000余份。三是聚焦创新提效。向全县手机用户推送经济普查宣传短信19000余条;在全县351辆出租车顶灯循环播放宣传标语30余条;公交车站广告牌张贴海报20余份;拍摄宣传视频2个,制作动画视频1个,并在重点场所电子大屏循环播放。
着眼于“新”,提质增效贯全程。一是创新业务方式。普查员入户前依托“企查查”“天眼查”等平台查找相关信息,分类做好台账,再进行入户登记,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二是创新工作机制。指定7名普查办公室人员为“连乡”,每日下乡督促指导乡镇普查工作,帮助找差距查原因、找方向明举措,有序推进普查工作。三是创新工作举措。对每日进度数据进行分析,线上公布,业务骨干每日持续跟进业务指导、在线答疑,并退回异常数据,要求“两员”再核实、再比对,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四是创新审核方式。对普查数据进行在线“即采即审”,综合运用大数据手段和各类分析方法开展验证评估,多维度把关普查数据的协调性、合理性。
致力于“实”,深查细核出真数。一是培训赋能实践。根据工作要求,围绕软件操作、数据采集和填报等先后进行了3次培训并开展实操演练,提升全体普查人员的思想认识和业务技能。二是实地采集数据。全县107名“两员”佩戴统一证件、手持电子移动终端设备、携带相关资料,挨家挨户地进行普查登记。全县上报普查登记单位1826个,个体样本户236户,上报率均达100%。三是守护数据真实。在各个工作环节,强化依法普查宣传,严明普查工作纪律,落实数据质量追溯和问责机制,提高广大普查人员依法依规开展普查的主动性。四是抓实数据源头。成立督导检查组,深入7个乡镇进行现场督查检查5次,规范普查员的操作流程,各专业人员对经普数据集中查询纠错,立查立核立改各类问题720余条。五是摸实数据质量。省、州经普办深入我县开展实地入户检查指导2次,对我县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登记进度及数据质量予以充分肯定,有效解决了现场登记中存在的诸多难点、痛点、堵点。六是落实质量抽查。顺利完成国务院“五经普”事后质量抽查组对我县的6个普查小区,对66家单位、10家个体户、4家投入产出单位开展的“五经普”事后质量抽查验收工作。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下阶段,我县将继续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精神,严格按照既定时间表,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和统计现代化改革要求,深度开发利用和强化普查成果转化,扎实做好经济普查“后半篇”文章。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