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西瓦镇:扎实推进社会救助 筑牢民生保障底线
今年来,拉西瓦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部署,按照“城乡一体、保障全覆盖”的思路,坚持“保民生、托底线、救急难”的宗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开展党员干部走基层等系列慰问活动,积极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民生保障能力。
聚焦社会救助体系,基本民生保障稳中有进。一是聚焦突出问题整治,持续推进社会救助政策精准化落地。采取“全面排查+动态监测+问题整改”的方式,对现有“单人保”人员开展全面排查,对家庭其他成员符合救助条件的,及时按“整户保”纳入救助范围,确保社会救助领域中政策执行偏差问题有效整改。截至目前,共排查524户2096人,整改“单人保”问题17户55人。二是夯实防贫动态监测,持续推进社会救助全链条服务。以全镇未纳入保障范围的重度残疾人、监测户、整户无劳动力户、低保边缘户等人员作为重点,通过信息共享、主动发现、定期核查等方式,对低收入人口实行动态监测。截至目前,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主动纳入7户享受社会救助政策、为1名流浪乞讨人员申请特困待遇、新增城镇低保25户85人、落实临时救助申请审批43户157人、新增低保边缘家庭20户70人、新增特困家庭3户3人。三是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持续推进社会救助规范化管理。始终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承诺制”等制度,严格规范乡镇民政窗口审核确认工作流程,始终秉持精简办事流程的理念,让群众办事更高效、流程更优。及时分类归档各类救助档案资料,确保“一户一档”,年内累计办件量371件。同时,强化群众监督机制,利用“魅力拉西瓦”公众号及村社工作群及时公开救助等信息,主动接受群众监督,逐步实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聚焦社会福利体系,基本社会服务有力有效。一是强化提升儿童服务质量。全镇配备专职儿童督导员1名,10名村妇联主席担任儿童主任,常态化提供儿童关爱服务。严格按照“一人一档、一卷一号、动态管理”原则,建立健全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等各类困境儿童档案资料。截至目前,全镇单亲家庭儿童71名、残疾儿童11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3名、孤儿1名、留守儿童11名、特殊疾病儿童1名,不断推动儿童福利工作高质量发展。二是推进乡村治理创新实践。不断创新改进乡村治理模式,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管理架构和监督奖惩办法,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平台联动,多措并举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线上借助“魅力拉西瓦”微信公众号、抖音号等载体广泛宣传抵制“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倡导红事新办、白事简办、小事不办的新时代文明风尚。线下充分发挥“红黑榜”督导执行作用及“积分银行”激励作用,确保村规民约高效执行。三是大力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办法。针对我镇多民族聚集且少数民族占90%的实际,部分少数民族有土葬、天葬等传统丧葬的习俗。我镇积极、有效改革传统丧葬方式,大力推行科学、文明的火葬,破除丧葬习俗,提倡文明、简朴、节约办丧事,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截至目前,办理生态安葬奖补21人次,补助金额6.3万元。
聚焦政策宣传引导,推进民政工作提质增效。一是做好政策宣讲。以春耕文化节、农牧民运动会等活动为契机,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宣传社会救助各项政策,提高群众对民政政策的知晓率。二是抓好亲情服务。聚焦困难老人、困境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敲门行动”、主动入户等温情政策宣讲活动,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确保政策宣传不漏一户,打通困难群体享受帮扶政策“最后一米”。三是用好法律援助。积极联合镇司法所在拉西瓦民族寄宿制小学开展法律宣讲活动,法律顾问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们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校园霸凌相关知识,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截至目前,累计组织开展各类宣讲活动20余场,发放宣传册1300余份,接受宣传群众3600余人次。
下一步,拉西瓦镇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从讲政治的高度把民政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常态化开展联系交流、走访探视、政策落实,用情用心用力解决好特殊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做到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特殊困难群众心中,切实提高全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