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智能机器人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贵德新闻>详细内容

贵德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筑牢防汛减灾安全防线

来源:贵德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4-09-10 浏览次数: 【字体:

受副热带高压东退及北方冷空气共同影响,9月5日凌晨,贵德县大部出现强降雨天气,全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汛”而动、迎“汛”而上、向“汛”而行,全力以赴做好“全方位、全领域、全天候”防汛救灾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为群众筑起一道道守护生命财产的“红色堤坝”。

闻“汛”而动,迅速吹响防汛集结号。汛情就是动员令,险情就是集结号。面对严峻汛情,县委、县政府严格按照陈刚书记以极限思维应对极限情况,以工作最大确定性应对自然灾害不确定性的防汛工作要求,迅速召开防汛减灾工作紧急调度会、防范应对极端天气会商研判会,分析研判雨情汛情灾情发展,对全县防汛救灾工作作出动员部署,第一时间吹响防汛救灾集结号。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亲自调度,28名县级领导干部以上率下、以身作则,组织全县65个机关党支部和1200余名机关党员迅速下沉7个乡镇和133个村(社区),通过入户走访、电话通知、喇叭广播等方式,地毯式开展风险排查、防汛宣传、“叫醒”“叫应”等工作,全面构建“县委统一指挥、支部协调配合、党员分片联户”的防汛减灾格局。

迎“汛”而上,全力筑牢抗洪桥头堡。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党旗高高飘扬。全县各基层党组织将防汛减灾作为当前首要任务,从严从细从实做好值班值守、转移群众、抢险救灾、保障物资等各项工作,筑起了一道道冲不垮的“红色堤坝”。县委组织部紧急发出《关于抽调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参与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的通知》《关于在防汛减灾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组织动员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防汛救灾一线树旗帜、亮身份,迅速响应、迎难而上,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全力以赴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基层党组织快速进入应急响应状态,及时组建“党员应急突击队”“应急抢险先锋队”148支2362人,设置紧急避险点108个,306名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就地转化为防汛减灾员投身防汛减灾最前沿,共同织起防汛“安全网”。河阴镇党委针对红柳滩村地质灾害隐患,排洪沟行洪不畅等问题提前分析研判,指导完善村级“一页纸”预案,补充应急物资200余件。县人社局党支部与新建坪村组建临时联合党支部,成立防汛党员先锋队,暴雨期间与村“两委”班子同甘苦、共面对,架起了党群干群防汛减灾“连心桥”。

向“汛”而行,勇当抢险救灾排头兵。防汛救灾是一场大考、一场硬仗,检验着党员干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使命担当。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守土尽责、严防死守,冲在前头、迎难而上,积极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人心、鼓舞斗志,以实际行动彰显先锋模范、谱写人民真情。全县7022名党员紧急投入隐患排查、转移群众、巡逻值守、雨后恢复等工作中,挨家挨户开展“敲门行动”,重点走访村(社区)低保户、独居老人、困难党员等特殊群体168户,集中排查重点部位隐患325处,转移危险区域群众722户3249人,各类牲畜2567头(只),转运各类粮食作物2万公斤,做到应转尽转、应转必转、应转早转。全力做好雨后恢复工作,调派应急、民政、交通、水利、住建、通信、电力等7个党组织480余名党员干部,以“刻不容缓、急如星火”的紧迫感做好雨后地质灾害、河道堵塞、道路损坏、电力中断等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和水毁恢复工作,在最短时间内恢复群众的正常生活。河西镇党委在收到加洛苏合村降雨量大、洪水严重消息的第一时间组织14名村“两委”成员和下沉党员干部冒雨逆行,开展抢险工作,党支部书记张忠英淌着没过膝盖的洪水,将被困群众扛在肩上背出房屋,用自己共产党员的担当背起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支部应急抢险先锋队21名党员干部全员出动,排查建筑工地67个,发现隐患点40处,排查受灾农村自建房88户,发现隐患房屋16户70人,联合乡镇及时进行转移,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初心如磐,行之愈坚。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持以保障基本民生为重点,有序开展雨后恢复工作,全力守护万家灯火,成为群众最可信赖的“主心骨”,各党组织党员突击队、志愿服务队及时清理修复冲毁道路、线路故障、水管破裂等,持续排查重点道路、村社、易涝处等风险隐患点,全力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生产秩序。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