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海南州人民政府

政府工作部门

各县政府

智能机器人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贵德新闻>详细内容

河阴镇:“三个四”提升基层治理新成效

来源:贵德县河阴镇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4-08-28 浏览次数: 【字体:

近年来,河阴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调解纠纷、环境整治、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为抓手,创新推广“网格事件闭环管理工作法”“6+X工作法”等基层治理模式,奏响共建共治共享“大合唱”,不断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水平,将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变为服务群众“零距离”。

图片

抓住“四个重点”。规划全镇“一张网”。构建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长——楼栋长——住户五级组织架构,把19个村(社区)划分为1个大网格、19个中网格、155个小网格,管理13327户33463人。做到将党建、平安建设、安全生产、民族团结、民生保障等“千条线”整合在“一张网”内,实现“网”尽百姓事、服务“零距离”。找准群众“需求点”。组织村(社区)干部、网格员,开展“进网格、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活动。“线上”用活“海南州综治信息系统”“平安海南州”等手机APP,通过主动排查、信息核实、确认受理、分流交办、跟踪督办、结果反馈、核查结案、多元回访、考核评价、汇总上报的流程,推动诉求网上投、事项网上办、进度网上督、结果网上评,截至目前,线上解决群众诉求20余件,获得群众的点赞好评50余次;线下通过面对面交谈、田间村头唠家常、小区广场说事、填写调查问卷等方式,及时收集“人、事、地、物”等相关信息,建立台账,实时动态更新,定期研判,全面了解和听取居民诉求及意见建议,做到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今年来,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00余件,全力做到问题解决在一线。堵严行业“风险点”。聚焦山林土地、房屋宅基地、旅游、道路交通、寺庙管理等重点行业领域,科学制定防范、应急、化解等措施,动态调整镇、村(社区)两级应急队伍,组织镇、村(社区)党员干部、网格员充分发挥“安全巡查员”作用,对辖区九小场所、“三合一”等重点场所开展“地毯式”排查整治,做到防患于未然。截至目前,共排查各类场所170处,排查各类安全隐患38条,现场整改23条,限期整改13条,正在整改2起。督办评估“解难题”。对照群众需求、矛盾纠纷落实调处责任人、调处期限和调处措施,实施限期解决,对已经调解完成的矛盾纠纷进行定期、不定期回访,及时了解群众后续期盼。确保调处结果得到持续落实,防止问题反弹。压实调解人员责任,防止出现临时性、应付性调解,确保真调处、有成效,推动各项服务工作既全面又高效。

图片

创新“四种模式”。“一窗式受理”。在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设立5个窗口,统一受理群众各类纠纷、信访、诉求和举报事项。区分事项类型,分类导入办事程序,分流至全镇各个业务服务窗口精确办理。截至目前受理各类事项61起,办结率100%。“一揽子调处”。将调解作为化解矛盾的首选,充分发挥镇矛调中心和村(社区)调解委员会的作用,创新“5+X”联调模式,开展诉调、援调、警调、专调、访调“五调联动”,有效化解各类信访矛盾隐患,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37起,调处化解35起,调处率达94.6%。“一条龙服务”。将法律咨询、调解团队、诉讼服务、律师援助等多方力量串联应用,对重大复杂疑难信访矛盾事项,进行联合调处,形成集“综合受理—纠纷调处—法律援助—代理诉讼”闭环于一体的“全链条”调处机制,实现了“访、调、诉、援”无缝对接。“一体化作战”。建立协调调度、首问负责、服务公开、值班值守、责任追究和考核奖惩等6项管理制度,落实受理登记、分流交办、案件办理、协调督办和反馈评价等5个服务流程,推动各项工作有机融合、协调联动,切实提升社会治理服务体系。

图片

坚持“四个结合”。“背对背”以情找准“突破口”。以邻里乡情为纽带,以“苦口婆心”的热心和“快刀斩乱麻”的决断,采取分离降温措施,结合走访、调查、取证,深挖矛盾发生的根源和来龙去脉,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弄清双方的诉求和现实基本情况,摸准双方当事人的“脉搏”,倡导“亲身体会、换位思考”,在情绪疏导、交流感情上开展调解,引导双方加强沟通,舒缓心结,消除误会,达成和解。“面对面”以谈解开“闹心结”。充分发挥村(社区)“两委”干部、村(社)警、网格员、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面对面沟通协调,采取“拉家常式”沟通问题,洽谈和解具体事宜,达成和解共识,拟定和解条款,敲定调解书,当好中间见证人,将口头约定变成“白纸黑字”,告知双方要认真履行调解义务,确保调解完,事情了,不反弹。“理对理”以案抓住“关键点”。坚持以事实为根据、法律为准绳,深入一线调处,有理有据分析问题,合情合理明晰责任,明确告知当事人违反法律法规的后果,邀请律师、检察官、法院法官等权威人士参与联调,以案释法,引导当事人纠偏纠错、握手言和。“专对专”以法打好“组合拳”。用好法律顾问队伍的“专业”和人民调解队伍的“兜底”作用,依托“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平台”,发挥法律顾问专业优势,通过法律宣讲、法律服务指引等方式,让群众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律意识,确保矛盾纠纷依法依规解决。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