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版>新闻中心>贵德新闻>详细内容

尕让乡:党建引领乡村“小网格”激发社会治理“大能量”

2023-09-21 10:59:25 海南报 点击:[] 字体:

本报记者/俄日措通讯员贵组宣

为进一步拓展运用好“百名党员联百户”机制,贵德县尕让乡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新要求,全面推行“党建+网格”工作,探索构建党组织主统领、网格治理全覆盖、服务群众零距离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为社会治理注入了强大的红色动能,筑牢组织基石。

尕让乡始终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心骨”,将网格化管理工作置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一环,根据地缘和人缘关系,按照“就近、就熟”原则,引导各方力量进入网格、融入网格,把全乡22个村党支部划分为80个网格,设80名网格长、353名网格员。组建“网格长+网格员+网格联络员”队伍,乡党委书记、乡长为乡级总网格长,包片副职领导为二级区片网格长,第一书记为三级网格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为四级基础网格长,村“两委”其他成员、“两代表一委员”、党员、社长、生态保护员等为网格员,配备一名包村干部作为网格联络员,打造党员做骨干、专兼辅结合、全民共参与的基层治理队伍,构建“党的建设、政策宣传、民情收集、和谐稳定和推动发展”等于一体的治理体系,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域网格化管理。

“书记,我这几天身体又不舒服了,家里就我一个人,眼看着洋芋就要烂在地里了,你能想想办法吗?”挂断联系户何国梁打来的电话,黄河滩村党支部书记、网格长张云二话不说,即刻联系股份经济合作社帮忙出售土豆,并联系村医去看望何国梁。

随着“党建+网格”工作的不断深入,有困难找党员“网格员”已经逐渐成为群众的新习惯。借助网格,群众能够享受到点对点、面对面的贴心服务,党员们也在“亲帮亲、邻帮邻”的过程中找准了自己的初心坐标,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

“党建+网格”不是简单的党员联户,是通过网格员积极履职,及时发现并解决身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做到公共服务零距离输出,真正实现“微诉求由网格员帮忙实现、小矛盾支部商量调处、小问题党群联手解决、大事情向乡党委报办理”的良性互动。

近年来,尕让乡积极探索多元化一站式矛调机制,严格落实“信访和矛盾纠纷领导包案化解”“百名党员联百户”机制,坚持每半月召开联乡领导、班子成员分析研判联席会议,就近期各网格区内发生的各类矛盾纠纷进行通报、分析研判,发动网格员积极参与情报信息报送和矛盾纠纷调解,避免矛盾激化。同时,不断加大纠纷调处力度,充分利用“四联”人民调解室,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网格。截至目前,共解决矛盾纠纷60余起,成功率达95%,实现重大纠纷、突出信访“微事不出‘格’、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随着“党建+网格”的全面铺开,群众在通过网格反映问题的同时,相互之间也有了更多交流,逐渐养成了互帮互助共谋发展的良好习惯。大家纷纷为村庄发展献计献言,共治理、同发展意识不断增强。同时,通过“党建+网格”充分激活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致富带头人、志愿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打通社会信息传递渠道,群策群力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集体经济“破五”成果持续巩固,全乡22个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10万元的村有18个,其中超过20万元的村有12个。“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党员,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方面也帮不上多少忙,但也要尽一份绵薄之力啊!”阿言麦村党员加洛前几年通过发展养殖业致富后,毅然决定反哺村里,积极加入制作焜锅馍馍的队伍,主动带领其他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一张“网”覆盖民生的大事小情,众多“格”消除基层社会治理盲区,“党建+网格”通过党组织的力量把分散的“社会人”再“组织化”,让无职党员践行初心使命,切实把党组织的正确主张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有效激活乡村发展内生动力,蹚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乡村发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