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看贵德】秋意浓浓秋收忙 笑语盈盈喜增收
“这两年啊,多亏政府的好政策,咱们家家有余粮,户户有收成,一年更比一年好啊!”正在收小麦的马阿姨说道。
秋风催麦香,新粮喜归仓。在贵德县河阴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2023年秋收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各村第一书记、驻村队员带头,亲自在田间劳作,突出“早”字,强调“抢”字,立足“灭”字,执行“严”字,抓紧完成秋收工作。截至目前,全镇6300余亩冬春小麦已全部完成收割、晾晒、归仓工作。
风吹麦浪丰收景,乡村田野满地黄。从6月以来,在河阴镇各村的麦收现场,一派繁忙景象,一台台收割机在滚滚麦浪中来回穿梭,金色麦田奏响“丰收曲”。近年来,河阴镇把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打基础、强堡垒的重要抓手,通过聚合政策扶持、开发“撂荒地”资源、增值闲置资产、拓展人力资源、惠享发展红利,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殖业,探索出“农户+集体+专业合作社”土地流转经营模式,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持续推进小麦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不断提高亩产收益,有力保证了粮食持续稳产增产和“粮袋子”充足供应。
“今年我种了20亩小麦,种植的小麦圆润饱满、色泽金黄,小麦长势良好,亩产平均可达800斤。国家的补贴政策好,明年我计划增加小麦种植面积。”种粮大户党国英高兴地说。
“自秋收工作开展以来,镇政府积极对辖区农机具进行安全检查及维修保养,为我们进行安全知识宣讲及培训,按要求对农机外观、行走系统等关键技术性能进行重点自检,做到故障及时排除、磨损零件及时更换。”杏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机械检修人员说。为确保小麦能够适时抢收,镇政府积极联系和调度农机的进入和使用,确保作业机械歇人不歇机,高效安全作业,引导农民“限时争速”,人机齐上,不等不靠,及时抢收。目前,联合收割机投入作业20天左右。
“优质种子的选择、种植技术的提高、农机工作效率的提升是今年能够促进粮食丰收的关键。与此同时,我们还用好农资补贴、种粮补贴等政策,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做好田间管理,为秋粮丰收打牢基础。”大史家村党支部副书记任永寿表示,今年小麦国家收购保护价格为1.8元/斤,比去年每斤上涨了三毛钱,“接下来,我们将宣传解读国家粮食收购政策,让种粮农民知晓收购库点、质价标准和相关政策,引导农民适时适价售粮。”
近年来,河阴镇始终坚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压紧压实目标任务,继续在发展集体经济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进,继续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加大科技投入,针对性开展技术知识培训,把握好集体经济的“方向盘”,助推集体经济稳中求进,争取让村民获得更大的实惠,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实现农户增产增收和保障粮食安全“双赢”。
“以前收割,如果把秸秆全部收起来,既花费了人力,金钱,而且时间也耗费了,效率还慢,不收的话对来年的耕种又不好。现在好了,秸秆直接粉碎还田,或者被当成肥料,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对于我们种植效率也提升了。不仅产量提高了,还能卖上好价,国家的政策真的是越来越好了!”大史家村村民马尚云说。
为抓好对露天焚烧秸秆的危害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全镇广大居民自觉抵制露天焚烧秸秆陋习,加强秸秆还田等综合利用。河阴镇充分发挥广播、微信群、横幅标语、“人文河阴”公众号等作用,大力宣传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利用张贴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召开群众会议等形式,做好宣传发动,加大宣传力度,让“秸秆不能烧、不准烧、不烧还有用”的观念家喻户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