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德县召开首场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12月2日,贵德县召开首场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疫情防控有关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发布会上,贵德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副指挥长万么措通报了我县疫情防控最新情况及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县旅游开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发展和改革局局长贾昭和县卫生健康局局长、县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办公室主任许建昌介绍相关情况并就社会关注问题回答记者提问。县委宣传部部长、县政府副县长童璨主持。万么措通报了我县此轮疫情情况。11月29日,我县在重点人群核酸检测中发现阳性感染者。截至12月1日,累计发现阳性人员25例,其中男性14名、女性11名,最大的49岁、最小的2岁,均已闭环转运至县人民医院隔离治疗,病情平稳。涉疫场所全部封控消杀,已启用8处集中隔离点对343名密接人员进行集中隔离。疫情发生后,我县立即转入应急指挥体系,全面启动应急预案,流调溯源、人员转运、环境消杀等22个专班迅速到位,县指挥部多次召开会议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快速有效开展了应急处置工作。一是全力提高追阳处置效率。成立追阳工作专班,在核酸检测出现阳性混管后,迅速掌握管中所有人员信息,落实人员管控、上门采样、检测复核、锁定阳性等措施,以尽早发现潜在风险、实施精准防控、快速“捞干筛尽”风险人员,坚决堵塞疫情防控风险漏洞,努力在最短时间内切断传播链条。二是第一时间开展流调溯源。组建11支现场流调队对所有阳性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细致摸排调查对象发病或阳性检出前7天所有活动轨迹,涉及到公共场所无法确定的人员已在媒体公告其行动轨迹,要求主动申报。相关流调信息正在逐步通告。三是精准划定高风险区域。严格落实第九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案和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科学划定14个高风险区,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的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隐匿传播,全力防范疫情扩散。四是高效开展核酸检测工作。根据疫情防控形势,优化调整核酸检测范围、检测频次和采样点位,设立定点核酸采样点6处。29日至今,开展重点人员及场所环境样本核酸检测160415人份。今天继续在全县7个乡镇开展区域核酸检测。五是继续严把“外防输入”关口。进一步优化尕让千户、河西温泉、拉西瓦豆后浪三个疫情防控服务点工作力量,在做好保通保畅工作的基础上,持续开展人员车辆排查。万么措介绍,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防控工作异常艰苦,县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会诚恳接受各方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疫情防控措施,更加高效、更为有力、更有温度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保障群众基本的生产生活。希望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咬紧牙关、坚定信心,不恐慌、不大意,不信谣、不传谣,一如既往地遵守不同风险区差异化管控措施要求,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在最短的时间内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
许建昌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下一步,我县将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统筹各项疫情应急处置和常态化防控。一是加强摸排精准管控。对阳性病例的行程轨迹、密接人员进行快速排查,从严判定密接、涉疫重点人员和风险区域,从严落实防控措施,快速开展核酸检测,捞干筛净阳性人员及密接人员,防止社会面扩散,力争在一个潜伏期内阻断疫情扩散蔓延。二是严防输入筑牢防线。严格管控来返县人员,加大交通卡口落地检等查验力度,加强报备管理,从严排查省内外涉疫地区来返县人员,严格执行管控措施。三是加强集中隔离点规范运行。严格落实集中隔离点制度要求,围绕防控管理、人员管理、核酸检测、消杀处置、重点筛查等重要环节,强化管控责任落实,杜绝疫情在隔离点内交叉感染,防止疫情外溢。四是持续强化常态化防控。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进一步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切实落实好双码查验、测温、戴口罩、核酸阴性证明等防疫措施,并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定期开展消毒消杀,坚决遏制疫情传播,切实保障广大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五是积极开辟就医“绿色通道”保障急危重症诊疗。疫情特殊时期,实行先救治后交费,畅通疫情下的急危重症患者绿色通道,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心脑血管疾病等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由门诊预检分诊处做完初筛后引导至急诊科就诊,按病情由内科、外科等相关科室进行会诊后分流至相应科室进行诊疗。
许建昌提醒全县广大群众,在核酸检测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个人防护:一是在排队时,全程正确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避免聚集和交谈;二是不要触碰检测台等物品及采样人员的防护服,更不要用手触摸眼口鼻等身体黏膜部位;三是采集咽拭子时尽量放松,头部后仰,采样后立即戴好口罩;四是采集过程中可能出现鼻部酸痒感,打喷嚏时应立即用纸巾或手肘遮挡;五是采集后立即离开采集地点,避免在采集地点吐痰呕吐;六是核酸检测前后都需要注意手部卫生,可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或酒精擦拭双手。
高风险区人群做好个人防护要做到:一是服从社区(村)统一安排,做到“足不出户,上门服务”,并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各项防控措施;二是做好每日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是否存在发热、干咳、乏力、咳痰、咽痛、腹泻、嗅(味)觉异常、鼻塞、结膜炎、肌痛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不得谎报、瞒报;三是在取物品、核酸采样、扔垃圾等开门环节应规范佩戴KN95/N95及以上级别口罩,并于开门前后做好手卫生。因就医等特殊原因外出时应全程规范佩戴KN95/N95及以上级别口罩;四是高风险区内人员应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肘部衣服遮住口鼻;五是居室通风每日至少上、下午各1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六是清理垃圾时应将垃圾袋扎紧封口,外表面喷洒消毒后置于门口。
低风险区人群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个人防护:一是服从社区(村)统一安排,做到“个人防护,避免聚集”,并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健康监测等各项防控措施;二是做好每日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是否存在发热、干咳、乏力、咳痰、咽痛、腹泻、嗅(味)觉异常、鼻塞、结膜炎、肌痛等新冠肺炎相关症状,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不得谎报、瞒报;三是尽量做到“两点一线”,不参加聚集聚餐,不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四是积极配合区域核酸检测。核酸检测时要服从现场安排,有序排队,正确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不聚集、不扎堆、不交谈,检测后应戴好口罩立即离开,回家后做好手卫生;五是收取快递时,尽量不带入室内拆封,拆封时要戴好口罩手套,对外包装做好预防性消毒,拆封后及时丢弃外包装,并做好手卫生;六是低风险区内人员应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肘部衣服遮住口鼻。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垃圾箱内;七是居室通风每日至少上、下午各1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许建昌强调,要积极配合流调人员做好流调配合工作,当接到“流调”电话时,不要恐慌,一定认真对待积极配合,并按要求主动如实报告个人健康状况和接触史,包括到过的地方、接触过的人员等信息,切实做到不隐瞒、不谎报。
贾昭就贵德县生活物资保供情况作了介绍。自10月27日全省新一轮疫情发生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全力抓好生活物资和应急医用物资保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物资供应充分、市场价格平稳,城乡居民生活秩序良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打下了坚实基础。一是全力抓好物资调运。自10月27日至11月30日,我县陆续从陕西、宁夏、甘肃、四川等地调运各类生活物资累计达到2487吨,其中:蔬菜677吨、水果240吨、猪肉73吨、鸡蛋135吨、牛奶80吨、面粉385吨、大米237吨、水产93吨,其他生活物资567吨。截至11月30日,县粮食收储公司和各超市储备面粉524吨、大米128吨、食用油28吨,各超市储备蔬菜23吨、牛羊肉90吨、鸡蛋19吨,各类生活物资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能够有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求。另外,应急医用物资储备充足,能够满足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二是全力保障食品安全。认真分析研判。在物资调运前,根据各超市申请,认真分析物资调出地的疫情形势,凡是中高风险地区的物资一律不准调入贵德;实行闭环管理。要求货运车辆进入贵德前司乘人员必须持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在进入尕让千户服务点时要进行“落地检”,车辆完成消毒消杀、贴上封条以后,由工作人员接车,全程护送至河西工业园区,卸车完毕后,再由工作人员护送出境,司乘人员全程不能下车。同时,对抽调到工业园区的8名工作人员和11名装卸工都实行提级管控,每天都要穿防护服、戴口罩和橡胶手套方能上岗,每天要做一次核酸检测,且实行闭环管理,不准回家,严格防范病毒传播风险;严格消毒消杀。物资在工业园区卸货以后,由专人负责消毒消杀,并由疾控中心专业人员对货物进行表面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间隔约6至8小时,待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以后,才能分发给3家超市和易稼源批发市场进行销售。三是实行错时错峰购物。目前,县城主城区生活物资主要由宜百家、华联、万家3个超市和易稼源农贸市场负责供应。为尽可能降低社会面感染机率,将按照方便、就近的原则,将县城主城区划分为多个片区,实行分片区管理,提倡居民错时错峰购物。常牧、拉西瓦、尕让、新街四个乡镇的米、面、油由县粮食收储公司供应,牛、羊肉由5家冷库负责供应,猪肉由原生猪定点屠宰场供应,蔬菜等其他物资由易稼源农贸市场保供,全部物资由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负责配送,尽可能做到方便群众。
下一步,我县将全力抓好生活物资调运、消毒消杀及配送工作,严密防控风险隐患,确保各类生活物资供应充足,市场价格平稳,质量安全可靠,请广大城乡居民放心购买、理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