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版>新闻中心>贵德新闻>详细内容

贵德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 3 年——项目建设篇

2022-09-22 10:46:51 贵德县生态环境局 点击:[] 字体:

2019918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河南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要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三年来,贵德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为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值此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我们一起来看“贵德县黄河流域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三年·项目建设篇”。

三年来,贵德县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累计投资4.43亿元,实施环境质量提升、农牧区环境治理、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等项目,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

有效提升“蓝天”“碧水”“净土”质量

三年来,累计投资3.11亿元,实施“大气”“水”“土”质量改善项目8个,有效提升县域生态环境质量。

黄河流域贵德河阴段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修复项目。建设复合流潜流湿地和表流生态湿地12.98公顷,对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深度净化,达到天然湿地生态修复、自然湿地内源污染物清除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削减该河段入黄污染物总量。


贵德县芦花湾水生态湿地改造提升项目。在建成的黄河流域贵德河阴段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修复项目基础上,融入宣传展示、科普教育等建设理念,让芦花湾成为贵德集中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典型案例的“窗口”。



贵德县尕让河流域水生态修复项目。开展水环境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傍河饮用水安全保障三大工程,整治尕让乡集镇沿河散排口,实施尕让乡生活污水管网建设,进一步提高黄河贵德段流域生态整体性和稳定性,筑牢水生态安全屏障。



贵德县西河流域(下游段)良好水体保护工程。开展西河流域下游段河岸缓冲带生态保护修复、沿岸水域生态保护修复、--立体式生物缓冲带建设等工程,建设河岸生物缓冲带11.604公顷,修复退化河滩生态湿地15.51公顷,修复西河河道约12.7千米,进一步提升了水环境质量,维护了水生态安全。

贵德县东河流域缓冲带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已落实项目资金,即将对东河上游都秀村寺桥至西家咀村42公里河道,实施陆域缓冲区植被修复、径流污染防治、河滩湿地恢复、污染物生态隔离带和生态护岸建设等工程,有效降低流域面源污染风险。

贵德县豆后浪河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项目。已落实项目资金,即将对德欠寺桥至叶后浪河21.69公里河道,实施河流缓冲带植被修复、绿篱隔离带和生态护岸建设等工程,恢复水生态功能和水源涵养能力,提升流域水环境质量。

贵德县医疗废物存储冷库项目。建成1座医疗废物存储冷库,进一步推进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进程,提高医疗风险应急能力,有效控制危险废物环境风险,维护生态安全。

贵德县燃煤锅炉淘汰补助项目。完成城区内10蒸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淘汰,解决燃煤锅炉的环境污染问题,有效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三年来,累计投资1.32亿元,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项目10个。有效补齐了农牧区人居环境突出短板,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5%,农村污水处理覆盖率达到56%

贵德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2019年以来,共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6个,为各乡镇修建公共水厕92座,配发垃圾转运车、户外垃圾桶等设施,在县城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建成生活垃圾压缩式处理站2座,在县城垃圾场建成生活垃圾高温热解处理站1座、地埋式水平垃圾压缩中转站20个,进一步满足群众生活需求,提高生活品质。



贵德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2019年以来,共实施生活污水治理项目3个,累计建设污水处理站点35座,分散式污水处理站417个,配套污水收集管网41.48千米,污水收集检查井2113座,有效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



贵德县河阴镇五村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建设项目。在河阴镇大史家村、西家咀村等5个村设立“垃圾分类回收兑换超市”,配发垃圾分类设施,进一步激发群众垃圾分类的内生动力,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开创基层农村环境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