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版>新闻中心>贵德新闻>详细内容

贵德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3年——生态创建篇

2022-09-19 10:27:19 贵德县生态环境局 点击:[] 字体:

2019918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在河南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要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三年来,贵德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为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值此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我们一起来看贵德县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三年·生态创建篇



三年来,我们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持之以恒开展生态示范创建,于2019年获评全国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2021年获评全国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完善生态文明保障机制

三年来,贵德县将生态文明创建工作纳入全县总体发展战略进行谋划和安排,成立以党政负责人挂帅,全县7个乡镇、24个部门为成员的贵德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自上而下压实工作责任,拧紧责任链条,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配合抓、环保部门监督抓的工作机制。




三年来,科学编制了《青海省贵德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规划(2019-2025)》《贵德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贵德县2022保护母亲河、推进大治理十大绿色行动方案》《贵德县巩固推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成果行动方案(2022-2024年)》《贵德县县级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等,推动各领域、各部门,相互支撑、形成合力。构建开放的人才引进机制,深化省内外先进科技的引进及合作,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咨集团生态研究所、北大深圳研究生院、中国地质大学、青海省委党校、青海环境科学设计院等科研机构和大学建立合作,构建”“”“一体发展模式。






提升绿色发展能力

三年来,完成义务植树162万株,结合全域环境大整治活动,对城镇周边闲置包干绿化地开展了补植补栽,共栽植各类苗木4.5万株。全面开展黄河清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恢复、三江源生态保护和修复、尕让乡森林城镇创建、沙漠化防治及草原生态修复治理等项目,城乡生态环境面貌得到有效改观。

三年来,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确定各级河湖长224名,全县191水域实现责任全覆盖。以清清黄河生态屏障为目标,积极推进水污染治理,对黄河干流一、二级支流及沟道进行综合治理,持续开展水土流失监督、水资源管理保护、河道采砂综合整治、小水电站生态基流保障、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管等工作,进一步擦亮了天下黄河贵德清的金字招牌。




三年来,采取治理与保护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湿地生态保护恢复,通过建设湿地生态保育区、营造湿地生态景观、加强高原湿地珍稀动植物保护以及打造自然科普教育基地等具体措施,强化湿地资源保护开发利用,黄河湿地保护和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年来,强化农牧区生活垃圾治理和生活污水基础设施建设,90%的行政村实现垃圾处理全覆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5%;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全县生活垃圾清运、生活垃圾高温热解站、芦花湾水生态公园及农村生活污水站点等实行第三方专业化运维,有效解决有人建、无人管的问题。

 

拓宽生态价值转化路径

三年来,全面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区、特色种养高效示范区、农牧交错生态循环发展先行区、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沿黄冷水鱼养殖适度开发带为主的产业格局建设,建成农牧科技园区1个、千亩以上露天蔬菜种植基地3个,培育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8个、绿色食品认证企业3家、有机产品认证企业1家,实现绿色发展富民惠民。




三年来,深入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大力发展现代绿色工业,持续壮大文化旅游产业创业园区生产规模,引进11家绿色环保企业入驻文化旅游产业创业园区,全县低耗能、环保型工业企业总数达到43家,新建众创空间1家,青年创业街入驻企业24家。




三年来,依托县域生态资源禀赋,形成集生态保育、黄河岸线防护、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体验教育区,开辟区域联动旅游线路5条,成功打造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生态旅游影响力逐步扩大。




厚植生态文明理念

三年来,利用六五世界环境日、“4·22”世界地球日等重要节点,多方面、多角度开展生态文明宣传,开展环保设施公众开放、百米长卷绘环保、环保歌曲传唱、全民徒步行、绿色公交免费坐、环境保护大家谈等系列活动,大力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与重大决策部署,引导群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者、监督者和践行者,截至目前全县共有5个乡镇、58个村、6所学校被评为生态示范乡镇、村和绿色学校。






三年来,我们积极总结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工作发展成效,提炼工作亮点,先后在中国日报、国际在线、光明网、青海日报等省级以上媒体刊发信息30余篇,在中国生态文明杂志刊登《天下黄河贵德清 生态文明助振兴》调研文章,撰写的《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屏障 谱写高原乡村美丽篇章》入选生态环境部农牧区生态环境整治典型案例,贵德县委书记白永栋在中国环境报发表题为守好生态,让黄河源头更加清澈的重要文章。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知晓率达96.2%,满意度达94.1%,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理念已深植在贵德人民心中。






这三年,我们致力于建设更加完善的生态制度、更加稳定的生态质量、 更加绿色的生态经济、更加安全的生态空间、更加优质的生态产品和更加丰富的生态文化,努力让贵德这座高原小江南”“梨都之乡不断厚植绿水青山的生态颜值,提升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在人与自然能动、融合、共生中做两山理论的忠实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