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名援青干部,背后都有很多让人感动的故事——江苏“曼巴”陈耀华的贵德情
“没有为什么,组织安排,我就服从。”作为一名80后的中共党员,陈耀华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2016年,他奔赴2000多公里,来到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人民医院开始了他为期两年的支援医疗服务。2018年1月,服务期满的他又主动请缨,决定延期一年半,继续在西部服务。1000多个日日夜夜,他共完成910多例眼科手术,其中完成白内障手术752例,用精湛的医术为众多当地患者带去了“光明”。当地百姓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贵德的“光明卫士”。

今天让我们一起分享这位扎根高原的江苏“曼巴”带来的援青故事。
问:陈院长您好,谢谢您接受采访。2018年1月您的服务期已满,是什么动力驱使您选择延期服务?
答:青海是一个充满神秘而又美丽的地方,来青海一年,我觉得与青海没有了心理距离。当地的干部对我们援青人才高看一眼,格外关注,给我们提供了施展本领的舞台。更重要的是,贵德的父老乡亲对我们援青工作非常信任,非常支持,当我想起那些康复患者感激的神情,我就难以离开这片土地,心里特别想为贵德的卫生医疗事业做出我的一点贡献!

问:家人支持您的决定吗?
答:我的爱人也是医务工作者,她知道患者最需要的是什么,她在家里照顾好孩子,把本职工作做好,就是对我援青工作的支持。

问:您2018年5月入选“中国好人榜”;2019年1月获评“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您怎么看待这些荣誉?
答:所有的援青干部在贵德工作,学习,都付出了真情实感,都努力地为建设青海、建设海南、建设贵德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其实每一位援青干部都很努力,我只是作为其中的一个代表去接受组织的表彰。从心里来讲,是贵德培养了我,荣誉属于援青工作组,属于指挥部,希望与贵德的父老乡亲一起分享!

问:这两天您来贵德,感觉贵德有变化吗?
答:有!贵德的新房盖的多了,道路变得更干净了。我们贵德县人民医院在省医院托管下,在索南昂秀院长的带领下变得更有朝气了!

问:您还记得你治疗的病人吗?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
答:大部分的病人我都能记起,我有两本笔记,记录着患者术前术后的基本情况,每一个人复明,我都由衷替他们感到高兴。2017年复明的患者秦顺梅老奶奶我记忆最深刻,复明后的老奶奶问我是从哪里来的专家,怎么就治好了她多年未愈的眼病,我告诉她是党和政府派我过来为大家服务的,通过手术让大家看到这实实在在的幸福,看到这美好的时代。老奶奶脱口而出: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当时我觉得无比荣耀,因为在那个特定的时刻,我深切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光荣使命。援青工作就是为了把党和政府的关怀传递到患者心头,为他们解除病痛我责无旁贷。所以我更加努力地为患者服务,因为我代表的不光是个人,也是南通、江苏的形象,更代表着一名中共党员。

问:您怎么评价贵德这座县城,如果作为导游,您会推荐什么地方?答:贵德是青海小江南,在贵德工作生活这么久,我也去过不少地方,像松巴藏族民俗村、文昌庙、经筒广场等处就是不错的选择,很值得一去!
文联记者:谢谢您对贵德做出的贡献,有时间常回家看看。
陈耀华:贵德是我的第二故乡,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会一如既往地关注贵德。现在在第四批江苏援青前方指挥部的推动下,我在贵德在海南州都成立了高原眼科工作室,我将不遗余力的推动这项工作,把海南州的防盲工作做好,为更多的老百姓送去光明,也为贵德的建设贡献我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