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版>新闻中心>贵德新闻>详细内容

“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要着力增强七种意识发挥七种作用

2016-05-11 10:38:49 贵德县委宣传部 点击:[] 字体:

贵德讯(通讯员  王青成)新一轮扶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贵德县积极响应“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号召,认真落实中央、省州县委决策部署,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狠抓精准对接、精准施策、精准帮扶,通过引导“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增强七种意识,发挥七种作用,围绕扶贫攻坚“治穷、治弱、治乱”目标任务,全力破解扶贫攻坚难题,确保精准扶贫工作有序高效推进。

第一,要增强主业意识,做精准施策的“明白人”。实践证明,农牧区各项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干部素质能力的高低,特别是掌握和运用政策能力的高低,这就涉及一个不断加强学习的问题。第一书记如果不注重学习精准扶贫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必然不了解形势、找不准思路,工作也就干不到“点子”上,处于一种“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尴尬境地。因此,要注重自我充电,学习掌握好上级党委、政府关于扶贫攻坚、基层党建、综治维稳、强农惠农等与基层工作息息相关的政策措施和决策部署,不断提升干事创业的本领。同时,要虚心向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一线干部学习,学习群众工作方法,学习农村工作常识,还要向群众学习,从群众中汲取养分,丰富自己的基层经历和实践经验,确保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站得高、看得远,政策明、思路清。

第二,要增强发展意识,做群众致富的“领路人”。第一书记要切实承担起“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高治理水平”等主要职责,要把推动农牧区发展作为第一目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明确工作思路,想方设法帮助村里出谋划策,注重引导村集体调整经济结构,培育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推动村级经济蓬勃发展。同时,要发挥自身见识广、视野宽、资源多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强化引导,帮助群众转变观念,实实在在地带领群众多找路子、多赚票子,做到少摸石头快过河、一心一意谋发展,多干一些打基础、利长远、补短板的工作,时刻以“干不到一流就是失职、争不到第一就是落后”的标准来衡量自己,努力以一流业绩、一流贡献树立第一书记的良好形象。

第三,要增强服务意识,做联系群众的“贴心人”。第一书记要把为民解困作为第一需要,设身处地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民所想,急民所急,从群众切身利益出发,把党的温暖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上,不断培养和增进同群众的感情。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自觉摆正自己的位置,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真正把自己当成群众中的普通一员。要在工作上多考虑群众,从解决吃水难、行路难、住房难、看病难、子女上学难等具体问题入手,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真正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第一书记只要做到知民情、解民忧,真正让群众满意,说话就有人听、办事就有人跟,安排工作就有人落实,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就会一呼百应。

第四,要增强自省意识,做无私无畏的“公道人”。第一书记要始终绷紧严格自律这根弦,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强化自我约束,严守工作纪律,谦虚做人,扎实做事,全身心投入到精准扶贫工作中去,与群众同甘苦、共创业,通过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在群众中树立威望、留下口碑,进一步展示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要坚持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能搞短期行为、造“形象工程”,不能超越民财民力,干一些脱离实际、大多数群众不愿干的事。要坚持原则,主持公道,对好人好事好风气,要旗帜鲜明地鼓励倡导,大胆撑腰。对损害他人利益、破坏安定团结、影响全村形象的人和事,该教育的教育、该制止的制止、该处理的处理,真正做到铁面无私、弘扬正气。对于村集体的收入、上级部门支持的资金以及自己争取到的项目资金,一定要一分一厘的管好用好,做到公开透明、阳光操作,确保政治上平安、工作上平安、廉洁上平安、生活上平安。

第五,要增强民主意识,做顺应形势的“开明人”。随着农村牧区基层民主的不断推进,村务公开、民主决策在农牧区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第一书记只有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才能赢得群众的信赖与支持。要以村务、党务、财务公开为突破点,健全和完善村规民约、村民代表会议、“三会一课”等工作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使村民自治、依法治村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在具体工作中,要善于听取大家的意见建议,不搞“一言堂”,营造一种公开透明、平等宽松的氛围,让村“两委”班子成员畅所欲言。要着力健全民主公开、规范有序的村级工作运行机制,保证村级事务有序运行、健康发展。

第六,要增强守土意识,做理顺关系的“协调人”。第一书记在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分寸,摆正位置,牢记职责,正确处理好各方关系。要处理好与村“两委”的关系。要注意搞好协调,团结协作,做到依靠不依赖,分工不分家,到位不越位,参与不干预,补台不拆台。村里的重大决策,要通过召开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广泛征求意见,不能独断专行、盲目决策。特别是对关系党组织建设、村级长远发展、涉及对上争取项目资金等重要工作,要认真负责,发挥应有的作用。要处理好与乡镇党委的关系。要自觉接受乡镇党委的领导,及时向乡镇党委汇报工作、提出建议,主动争取乡镇的支持。乡镇部署的重点工作,要和村“两委”干部一道,不折不扣的完成。还要根据乡镇党委确定的阶段性工作,及时研究提出任职村的工作思路,认真抓好落实。要处理好与派出单位的关系。要定期向派出单位汇报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积极争取派出单位的支持和帮助,依靠后方单位的力量促进任职村工作的高效开展。

第七,要增强大局意识,做维护稳定的“指挥人”。第一书记要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责任,充分发挥熟业务、懂法律、晓政策的优势,多做矛盾化解的工作,多做疏导情绪的工作,多做增进和谐的工作,及时掌握所驻村社情民意、群众思想动态,发现矛盾隐患提前介入化解,确保不出大事。要扎实开展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特别是对比较敏感的信访问题和涉及民族团结的重大问题集中精力抓紧解决,尽最大努力把各类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初始阶段,确保一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