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版>新闻中心>贵德新闻>详细内容

河阴镇社区“微治理”带来的“幸福效应”

2023-11-06 00:00:00 海南报 点击:[] 字体:

“现在小区规划合理,车辆摆放有序,看着舒服多了……”在贵德县河阴镇古城社区鑫星家园小区居住了十五年的老人戴有德谈起小区这几年的变化,不禁连连称赞。

古城社区成立于2003年,辖有32个住宅小区。社区自成立以来,不断探索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新模式,以“五彩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建品牌为依托,切实抓好网格化管理工作,在各住宅小区建立网格党群服务阵地,将社区干部下沉到小区担任网格员,负责收集小区群众诉求,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摩托车乱停乱放一直是困扰小区群众的一大问题,社区网格员了解到情况后,立刻向社区进行反映,最终通过多方沟通协调,在小区内划定摩托车、电瓶车的固定停车位,教育引导群众有序摆放,很快这一问题就得到了彻底解决。

河阴镇古城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文化伟告诉记者,社区共有16个网格,每一个网格都有一名社区干部负责,对网格员的要求就是要当好政策的宣传员、信息的采集员、社区的协助员、社情民意的联络员、群众的服务员。

网格化的管理有效提升了社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社区服务深入人心。就在今年,河阴镇195名网格员帮助解决社会治理中的各类困难问题56个,共收集群众诉求30件,处理解决23件。

走进河阴镇歇春园社区德吉家园小区,干净的环境、整洁的道路和绿化带,让人感到精神舒畅、心旷神怡。但在前几年,小区却是另一番景象。

德吉家园小区是目前贵德县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小区,90%以上的住户以前大都住的是农村自建房。住进小区后,大家仍然按照之前的生活方式在小区内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给小区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

针对这些问题,社区党支部及时通过召开小区庭院会、上门入户调查、宣传等方式,对小区居民的生产生活行为进行规范引导。同时,探索建立了党建引领、制度化保障、全员化参与、品质化服务的“一核引领、三化并行”城市基层治理新模式,逐步形成党组织搭台、党员唱戏、群众参与共建共治新局面。

除此之外,社区积极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通过力量集中化,让大家在小区治理中发挥作用,把党组织延伸到基层,打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厘米”,切实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小区治理优势。德吉小区居民马德福说:“现在小区变干净了,我们在这里下象棋、健身、散步、唱歌、跳舞,大伙儿的心情舒畅了。”

党建引领是主线,为民服务是根本。这些年,河阴镇创新形成“一核引领多元共治五力提升”工作模式,围绕基层党建、社区治理、民生保障等方面,着力破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瓶颈,深入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需,不断凝聚各方力量,形成了“党的建设、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为一体的城市基层治理模式,切实提升了广大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