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版>新闻中心>贵德新闻>详细内容

海南州、贵德县领导拜会水利部领导

2023-11-23 00:00:00 贵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点击:[] 字体:

1121日,海南州政府、贵德县政府领导赴水利部汇报衔接对口帮扶贵德县工作,并分别拜会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水利部规计司司长王九大、水利部移民司副司长朱闽丰。海南州政府州长尕玛朋措主持会议并讲话,贵德县政府县长萨尔娜汇报水利工作并就做好水旱灾害防御、水土流失防治、打造示范典型等工作提出恳切期望,海南州政府副州长更登加、州政府秘书长刘思鸿、州发改委主任邱元林、州水利局局长拉夫旦及贵德县委副书记、副县长闫鑫升参加。

萨尔娜县长在汇报时表示,自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水利部从政策、项目、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多方面对我县进行对口支援,把党和政府对民族地区的关怀送到各族群众心坎上,有力促进了贵德县经济社会事业特别是水利事业快速发展,对贵德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贵德各族干部群众铭记于心、感恩奋进。她指出,十三年来,在水利部的亲切关怀、高位推动下,贵德水利迎来了发展速度最快、投资强度最大、建设质量最优的时期,各族群众也从中极大受益。一是现代水网体系全面构建。2011年至今累计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43.37亿元,水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农田水利建设持续推进,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8.26万亩;农村饮水巩固提升成效明显,农牧区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分别达到98%95%;防汛抗旱基础不断夯实,基本建成覆盖黄河干流和一级支流的防洪体系;水土保持工作初见成效,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2平方公里。二是河湖管护效能不断提升。高站位推动河湖管护,设立县乡村三级河长232名、河湖管护员122名,管辖范围覆盖全县49条(座)河流、湿地、水库。常态化狠抓问题整治,积极推动河湖水域岸线“一张图”管理,累计整治“四乱”问题108项。创新推出“生态积分兑换、红黑榜制度”等典型经验,2019年河湖长制工作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2022年获评全省河湖长制工作成效明显激励支持地区。三是用水监管约束更加科学。持续深化全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全国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等试点及水利投融资改革,稳步推进农业灌溉用水水量控制和定额管理机制,组建县水投公司承接全县农牧区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被水利部纳入典型案例,并先后荣获全国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全省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示范县。四是治水管水水平有效提升。高起点、高标准制定《青海省贵德现代水利示范县发展规划》,逐步构建了以水促发展、以水惠民生、以水保生态的“大水利”格局。扎实开展水旱灾害防御,及时组织清淤疏浚,全力抢修水毁设施,最大限度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托水利部对口支援平台,积极选派水利骨干参加专业技术培训,为水利事业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她殷切希望,水利部一如既往地支援贵德工作,特别是在山洪沟治理工程、小流域综合治理、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和水毁水利设施修复、黄河北岸供水工程水资源指标配置和前期工作,以及打造青海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样板县、示范县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贵德县将饮水思源、感恩奋进,努力以经济繁荣发展、生态持续向好、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回馈党中央和水利部对贵德水利事业的鼎力支持。

水利部有关司局负责人对贵德县提出的请求事项一一作了回应。朱闽丰副司长表示,援青以来,水利部与海南州持续深化交往交流,严格落实扶贫规划,如期建成拉西瓦南干渠、马什格羊水库等一批重大项目,逐步完善了水网体系。今后,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贵德水利事业发展,助推贵德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王九大司长表示,十三年的对口帮扶中,水利部与海南州建立了深厚的亲戚朋友关系,希望双方在重大项目建设上进一步深化工作交流,着力解决灾害防御、流域治理、水土保持等难题,携手推进贵德水利事业再上台阶。王道席副部长对贵德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化对口帮扶工作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他强调,做好水利扶贫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战略部署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践行民生水利理念的重要体现。水利部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用心、用情、用力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发挥好中央单位表率作用。贵德县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殷殷嘱托,对照筑牢“中华水塔”生态安全屏障、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的历史责任,在强化黄河干支流综合治理、推进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谱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崭新篇章上持续用力、苦干实干,加快构建现代化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全面推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他叮嘱援青干部继续发挥好纽带桥梁作用,努力在重大项目谋划、水旱灾害防御、水利人才培养等方面为地方发展添砖加瓦、增辉添色,更好造福当地各族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