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个家,她无悔付出31年
从桃李年华至知天命,张桂芳自嫁给白永忠后,一直不离不弃地照顾白永忠的残疾哥哥和妹妹,赡养年近80的婆婆。31年的温情坚守,张桂芳孝亲爱老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
三月中旬,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记者走进贵德县河东乡贡巴村白永忠的家里,妻子张桂芳正在北房封闭阳台里给患肢体残疾的大伯子白拉欠修剪指甲,一旁的小姑子看着嫂子时不时作出鬼脸,咯咯地笑了起来。
白永忠的哥哥和妹妹分别是肢体和智力二级残疾,母亲今年也已79岁。31年前,年仅21岁的张桂芳和丈夫白永忠结婚,婚后生了一儿一女。
这么多年来,除了要养育孩子,张桂芳还一直不离不弃地照顾着婆婆、大伯子和小姑子,她用耐心和爱心,当好一家人的“勤务员”,为这个家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
在张桂芳看来,照顾一家人是她的本分,虽然很累、很苦,但这并没有影响她对这个家真挚的感情。如今日子好了起来,看着家里的每个人健健康康,是她31年付出的最大安慰。
张桂芳说,照顾老人、照顾妹妹、照顾哥哥是她的责任,以后不管怎样,她都会一如既往坚持下去,照顾好他们。
看着妻子头发越来越白,白永忠心里也十分感激她对这个家的付出。他说,这么多年妻子非常辛苦,作为丈夫他很理解妻子的不易,也会尽其所能帮妻子分担家务,关心和包容她。
2024年,张桂芳的儿子白生祥研究生毕业后考上了公务员,同年又结了婚。婚后,每逢周末小两口都会从县城赶来看望家人。
“小时候母亲为我遮风挡雨,现在该我为他们撑伞了。”这对90后夫妻的工资单上,每月雷打不动地划出两份“孝亲金”:一份用于伯姑的日常理疗费用,一份用来填补家用。
现在,女儿也考上了工作。对于张桂芳来说,两个孩子长大成人、有了工作,这是她最大的成功。
一双儿女长大成人,经济上也给予了这个家庭很多帮助,可是张桂芳照顾婆婆和大伯子、小姑子的日子还在继续着。
每天,张桂芳都早早起床,先为一家人准备好早饭,再细心地帮助三个人完成洗漱、穿衣,等太阳出来,她就会搀扶着行动不便的大伯子到院子里走动走动,然后在封闭阳台里和他们聊家常。
“对于行动不便的三个人来说,最怕的就是孤独和寂寞。”张桂芳总是耐心地倾听三个人的唠叨,用温暖的话语安慰他们的不安。
“现在婆婆岁数大了,耳朵也听不清了。”和婆婆说起话来,张桂芳每每都要费尽力气、提高嗓门,但她还是想让婆婆尽量听得清楚,不厌其烦地一遍遍重复着。
从二十芳龄到五十有二,干净整洁的房屋、精神矍铄的婆婆、满脸笑容的大伯子和小姑子,还有两个事业有成的儿女,见证了张桂芳31年来无怨无悔的付出。在张桂芳的照顾下,一家人吃着热腾腾的饭菜,住着干净整洁的房屋,还有萦绕在院落里的欢声笑语。
2023年,白拉欠兄妹被纳入特困供养范围,每月有了固定生活补贴。贵德县残联上门改造家居环境:北房台阶变成防滑缓坡,西房通往北房的过道加装了不锈钢扶手。
最让张桂芳惊喜的是政府还给大伯子配送了轮椅。“这下能自己去村口晒太阳了!”摸着轮椅的扶手,张桂芳眼里泛着泪光。
多年来,张桂芳总是微笑着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用自己的坚强和坚守,为一家人带来了希望和幸福,张桂芳的孝心和善举在村里传为佳话,感动着每一个村民。
“张桂芳嫁入我们贡巴村已经有31年,既要照顾年迈的老人,又要照顾两个残疾人,非常辛苦。她的这种举动,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家风和家庭美德,为村民们树立了尊老爱幼的榜样。”贵德县河东乡贡巴村驻村干部李宏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