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西瓦镇:“四力”提升推动基层党建提质增效
2024年,拉西瓦镇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党纪学习教育为主线,始终立足“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思路,把握职能定位,加强思考研究,厘清工作思路,高质高效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取得新突破、开创新局面、取得新进展。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聚焦凝心铸魂,提升思想政治凝聚力。持续深化党的理论武装。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州县委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周五集中学习会开展学习,并安排干部结合学习内容作交流发言,确保学习与具体工作紧密结合。严格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原则,紧紧围绕基层党建“六个一”工作要求和持续深化“五力提升工程”推动基层党建提质增效安排部署:开展党委理论学习17次;镇机关集中学习27次,交流发言50余人;党员轮训2期,轮训率达100%;各支部召开党员大会40余次,支委会100余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1次,全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持续抓好反馈问题整改。坚持把县委常委(扩大)会议述职点评反馈问题整改作为厘清党建思路、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党建质效的重要举措,针对点评和反馈的问题,结合实际逐项制定整改清单,明确牵头领导、责任人及完成时限,确保整改工作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以组织建设为重点,聚焦淬火提能,提升党员队伍战斗力。扎实开展村班子运行情况评估。坚持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扎实开展重点村分类管理和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常态化排查整顿等工作,认真排查分析风险隐患,并根据村党组织“正负向测评”和评级定类结果,评定先进村6个,中间村4个,全镇10个村均建立村情档案。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通过“选、育、管、用”四项举措,为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培养必要的人才支撑,年内培养村“两委”后备干部80名,选派2名大学生担任村级事务助理员,村党支部书记中有大学生的村占30%,村“两委”中有大学生的村占100%,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储备中有大学生的村占100%。持续提升村干部履职能力。紧密结合村干部“讲好普通话”提升履职能力行动,并选派7名使用国家通用语言不规范的村干部参加村干部“讲好普通话”培训班,不断提升全镇村干部国家通用语言使用能力。坚持把村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作为增强村干部能力素质的重要抓手,通过广泛动员宣传、坚持精挑细选、注重示范引领,聚力优化农村干部队伍学历结构,努力为“乡村头雁”蓄能充电,2024年1名村干部参加学历提升工程,4名村干部纳入2025年村干部学历提升学习计划。
以产业发展为抓手,聚焦提质增效,提升集体发展硬实力。聚焦抱团发展,赋能集体增收。坚持“党建引领、绿色推进、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以利益联结“跨村联建”机制为纽带,通过“三村抱团”的方式,引导叶后浪、多拉、仍果三村成立联合党支部,整合村集体资金150万元,打造“三村抱团”高效养殖联合合作社,破解资源共享难、草场退化快、自主发展等问题,着力提升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拓宽群众增收致富路子。聚焦多元产业,释放发展动能。坚持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依托生态环境资源禀赋,立足豆后浪村拉塘草原天然优势,投资20万元建设露营基地,探索出一条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依托尼那村位于G310国道的优势,利用村集体闲置资金在G310国道尼那段沿线发展“路边微经济”,销售农副产品、绿色新鲜蔬菜瓜果,促进群众增收。聚焦集体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充分依靠各村自然资源禀赋,宜农则农,宜养则养,宜商则商,发展特色经济,不断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领域,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2024年,全镇10个村村集体经济收益全部达10万元以上,其中10万至20万的村3个、20万至30万的村1个、30万至40万的村1个、50万以上的村5个。
以党建引领为纽带,聚焦强基固本,提升基层党建引领力。党建引领基层减负。紧盯“减负松绑”目标,全力抓好严格文件制发标准、会议“瘦身”确保质量、清理精简考核事项、杜绝重“痕”不重“绩”等具体要求的贯彻执行,清理挂牌机构12个、挂牌机构50个,清理微信群3个,推动中央和省市县减负工作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在镇落实。坚持“一周一清单”工作模式,按照轻重缓急、时间节点分类细化制定“周工作任务清单”,建立健全周一制定下发、下周一汇报长效机制,完成工作清单事项300余项,切实形成工作有安排、任务有清单、件件有落实的工作合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坚持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用活用好“矛盾纠纷党员调解团”“四联人民调解室”“红黑榜”“积分制”,建立领导干部包联寺院、学校(幼儿园)、地质灾害隐患点、老年人驿站、重点人员、信访问题等矛盾纠纷的“六包联”责任制,全年排查各类矛盾纠纷28起,化解27起,全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化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党建引领民生实事。坚持把民生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配合县级相关部门,加快推动曲卜藏村砂石路维修,敷设曲乃亥村高压线路。衔接县财政局在中心街投资30万元修建卫生厕所1处、在曲卜藏村投资35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80盏、在豆后浪村投资40万元安装太阳能路灯100盏。高标准实施尼那村和美乡村建设项目,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努力建成“点上出彩、线上靓丽、面上整洁”的和美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