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长者版>新闻中心>贵德新闻>详细内容

贵德: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2024-11-29 08:59:19 贵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点击:[] 字体:

今年以来,贵德县持续推进卫生健康工作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我县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构建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让群众享受到更为“优质、便捷、廉价、高效”的诊疗服务。通过巩固完善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内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绩效考核、药品采购、设备采购、业务“六统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多措并举推动总院医疗资源下沉至分院,充分发挥总院“龙头”作用,利用“科包院”模式,帮助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业务能力水平。今年以来,医共体总院共下沉168人次骨干医务人员,总院组织开展了包含医疗、护理、院感、基本公共卫生、两病、全民免费体检等线上线下业务培训共计36场次,各分院累计接受培训6300余人次;对9所分院开展医共体综合督导考核和基本公共卫生考核各3次,医共体各分院上转患者336人,医共体总院向下转诊482人。同时,组织医联体帮扶专家、江苏援青、环湖支医、总院党员巡回队、党员先锋服务队及“科包院”骨干医生分批次前往各分院辖区内开展免费教学查房、义诊32次,免费检查、诊治患者6700余人次。截至目前,共抽调192人次,出动救护车124次,顺利完成了各项旅游活动、会议、比赛等94次医疗保障任务。 扎实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筑起群众健康防线。

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优质服务基层行”工作组和由医疗、护理、医院感染、公共卫生等组成的县级评估专家组。全县9所乡镇卫生院中5所已达到国家推荐标准,新街卫生院预计今年达到推荐标准(目前已完成州级现场评审,待州级复审),其他3家卫生院(东沟、拉西瓦、当车)在基本标准基础上陆续达到推荐标准。

持续加强中藏医馆建设,推广中藏医药适宜技术。为进一步促进中藏医药在我县防治常见病、慢性病和多发病中发挥特色优势,投资32万元修建9所中藏医阁和妇计中心中医馆,带动全县中藏医药传承发展。在总院打造集中藏医诊疗、藏医外治、康复、理疗为一体的特色中藏医诊疗中心,并柔性引进省医院中医科主任坐诊。通过医联体、南通市、张家港市和省级医院对口帮扶,引进中医精尖人才3名;举行青海湖中藏医药大讲堂1次,参与39人;举办中藏医宣传活动6次,讲座4次,举行中藏医义诊活动5次,受益900余人。同时,组织乡镇卫生院专技人员和村医开展了为期3天的县级中藏医适宜技术培训,参训200余人。截至目前,全县中藏医诊疗1.69万人次

提升县级医院能力达标,提高群众就医便捷。积极借鉴省内外其它省级重点专科建设经验,结合当前我县医疗发展现状和患者就诊需求,贵德县医共体远程心电诊断中心正式上线,通过“心电一张网”建设,加强了总院与各分院网络间的协作,可提供24小时实时、高效、精准的远程心电判读诊断,特别是为了胸痛患者的进一步救治创造了条件,实现了县、乡、村、患者四级联动,形成全县“心电一张网”,实现心电方面基层检查-中心诊断的诊疗体系。同时,通过县域医共体帮扶机制,对9所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及贵南县第二医院进行超声、心电相关业务培训,切实提高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帮扶乡镇卫生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建立四级延伸服务体系,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建立“总院+分院+村卫生室+家庭”的四级延伸护理服务体系,设立护理门诊、静脉治疗专科护理门诊,开展PICC、CVC等静脉管理护理服务,为我县广大群众提供诊断、评估、治疗、护理、营养等临床服务。截至目前,10个护理病区共完成40余次家庭随访延伸服务活动,开展PICC管路维护593人次、CVC静脉维护19人次,输液港3人次,拔管3人次。

今后,我们将继续打造“县乡村为一体、以县促乡、以乡带村”新模式,推行“科包院”帮扶机制,全力按照医共体“12812”建设思路,实现人员使用一盘棋、资源使用一张网、财务管理一本账、医疗质量同质化的医共体。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申报工作,重点督导河东、新街分院开展自查自评,争取顺利通过州级、省级、国家级评审工作。同时,推进胸痛救治单元规范化,及时明确诊断、减少发病后早期的救治延误、降低死亡率,提高救治率,不断增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后劲,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