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 筑牢平安建设第一道防线
今年以来,贵德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力陈刚书记平安建设“十个一”工作要求,巩固“一年进步最快”工作成效,锚定“两年成效显现”年度目标任务,早部署、精谋划、强推进,持续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统筹资源力量,整合公安、法院、司法、信访、人社等单位的资源和力量,建设“一厅一院一队三室五中心”实战平台,打造新时代基层治理新样板。
聚焦“一站式”,优化一窗受理机制。将信访接待中心、诉讼服务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等进驻“一站式”矛调中心,在访调、诉调、行政调解、仲裁等多位一体机制运行下,矛调中心成了一个功能更加丰富实用的“工具箱”。汇聚协商、和解、调解、仲裁、救助等各种功能,会同信访、法院、司法行政等部门单位联合分析研判,综合运用各类解纷手段解决问题,形成以调减访、以调止讼、访诉促调的良性循环。截至目前,综合治理中心共接访来访咨询政策、反映诉求的群众达1383人次。共召开协调会议43次,下发工作提醒函4份。通过协调会商、深入剖析、找准问题根源,切实解决复杂疑难问题。
聚焦“全链条”,注重就近就地化解。充分利用“青海省信访综合业务系统”“人民网信箱”、县乡两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村(社区)网格员定期巡查等线下渠道收集群众诉求,多管齐下,力争在第一时间掌握群众诉求和矛盾纠纷隐患。健全协调机制,实行闭环管理,经过多方联动分析研判后统一分类、交办、督办,分流至相关调解组织,明确协同部门、单位、解纷渠道和措施。对调解成功的,签订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调解不成功的,进入诉讼程序,矛调中心全程跟进,力争实现在基层一线矛盾源头分流化解,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就近就地化解在基层。
聚焦“主阵地”,提升统筹调度能力。充分发挥“五大中心”牵头抓总、统筹协调职能作用,夯实综治中心组织领导体系,建立健全入驻部门间的协调调度机制,从根本上提升综治中心运转调度、攻坚化解能力。政法部门和社工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立足职能定位和力量优势,做实基层综治网格,夯实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多方力量主动融入综治中心建设,做到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协同联动,工作运行全面融入矛调中心一门受理、联合研判、联合调处总流程,一体联动化解信访问题、矛盾纠纷、民商事件,协同推进各类事项调处化解。截至目前,县乡两级“一站式”矛调中心共化解各类事项问题908件。
聚焦“攻积案”,消除信访矛盾隐患。坚持以调“减访息访”和访调关口前移的工作原则,一大批历史遗留信访件得到依法实质化解。截至目前,成功化解昆扎地区长达40余年的草山地界纠纷等疑难复杂信访积案14件,访调25件,成功化解拖欠农民工工资230件,力促“事心双解”。围绕“控增量、减存量、防变量”工作目标,持续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扎实推进县级领导干部包案和接访下访制度,认真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作风,不断提升化解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工作质效。严格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做到应评尽评,最大限度避免发生信访问题。
聚焦“法治化”,推动依法依规信访。着力加强规范信访行为、依法处理违法信访行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力度,切实维护好信访工作秩序。加大《信访工作条例》学习宣传力度,信访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通过线下集中普法宣传、发放信访工作法治化“路线图”和工作指南、现场答疑释惑等多种方式,引导群众深入了解《信访工作条例》内容和信访工作“五个法治化”“三到位一处理”“双向规范”要求。共发放《信访工作条例》《贵德县关于依法处理信访活动中违法犯罪行为的通告》宣传册20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问题160余人次,为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高标准、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基础、提供法治保障。